|
|
|
|
|
|
|

首页

传承经典文化 打造书香校园 安庆师大学子线上打卡“诵秋”

发布单位: 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0-12-10
分享到: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描写秋天的经典诗词有不少,当秋景配上这些诗词用视听的方式呈现是怎么样的呢?近日,我校图书馆举办了以“秋日逸读”为主题的线上阅读活动,80余名参赛学生紧扣“秋”字,以视频或音频的形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活动。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伴随着法律(非法学)专业2020级研究生唐朝霞的抒情朗诵,画面里接连出现了满地枯黄的银杏叶、随风飘荡的柳枝以及干涸的双龙湖。唐朝霞的作品分为朗诵散文《诗人眼中的秋天》和词《苏幕遮》两部分。在朗诵《苏幕遮》时,她根据自己对词的理解配上学校此时的秋景,得到了评委老师的认可。“唐朝霞根据诗词内容搭配学校景色,贴切‘秋’的主题,构思巧妙,内容新颖。”评委老师说。

“学校晴天时是明朗的,阴雨时是烟雨朦胧的。图书馆门口的鸟叫声,柳树未黄在湖边被风吹得扭动,这展现的是学校秋天动态的美;傍晚夕阳西下,外国语楼前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这展现的又是学校秋天安静的美。”唐朝霞这样评价学校的秋景。她坦言,因为对配音和视频剪辑感兴趣,所以即使忙碌,她也会抽出时间来准备作品。

电子商务专业2020(2)班的汪举喜欢朗诵,便对朗诵主持类的活动格外关注。在图书馆读者服务月的QQ群里了解到“秋日逸读”活动后,他便开始寻找合适的文章,最终以散文《故都的秋》参赛。“《故都的秋》蕴含着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能够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很契合活动主题。再加上这篇文章我初中时学过,印象很深,朗诵节奏和情感容易把握。”谈及选材原因,汪举解释。

“一找到合适的文章我就开始练习,第一天我读了很多遍去体会其中的意境,直到第二天才慢慢找到感觉。”汪举说,他已经记不起自己练习了多少次。为了找到合适的环境帮助发声,他时常跑到树林或操场等空旷的地方练习。在准备过程中,他也遇到了麻烦,刚看到文章时,他凭着初中的记忆去朗诵文章,找不到合适的感觉。但是在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后多次练习,他逐渐进入了状态。通过近10个小时的努力打磨出了成品,最终他荣获二等奖。

“现在是秋季,学校的秋景很美,学生处于这种环境中可以有感而发去表达自己。而且线上活动形式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与准备。”图书馆的负责老师胡瑞介绍,“秋日逸读”可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展现出大学生们对经典诗词的文化自信,让学校充满“书生气”。(撰稿:学生记者 刘敦宝 周子奇  摄影:学生记者 陈萍 杨逸媛  审核:吕利平)

菱湖校区:

安徽安庆菱湖南路128号
邮编:246011

龙山校区:

安徽安庆集贤北路1318号
邮编:246133

版权所有:安庆师范大学    皖ICP备16009723号   皖公网安备 3408032000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