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首页

白鲸文学社开展“诗歌礼拜五”活动 分享写作经验

发布单位: 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0-11-26
分享到:

11月20日,白鲸文学社举办“诗歌礼拜五”活动。本次活动以“从不自觉走向自觉写作”为主题,邀请江飞教授、陈宗俊教授、安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苍耳、安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沙马等嘉宾分享他们的写作经验,共有30余名学生参与了此次活动。

对“从不自觉到自觉写作”这个主题,苍耳从清理场地、观念更新等方面进行分析。苍耳告诫学生们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为自己的大脑“清理场地”,同时要对自己写作的意义进行观念更新,“要写对自己有触动的东西,要表达自己所在的群体甚至是表达对人类命运的感触。”

江飞和陈宗俊说:“写诗应当为自己写,为了内心的自我需要写作。”通过分享自己与迎江寺前的两颗樟树的故事,江飞告诉同学们要通过写作表达能够触动自己内心的事物。他们鼓励社员们:“多读一些让自己痛苦的书,少读一些让自己快乐的书,只有经过痛苦的淬炼才能得到一些使人生有分量的东西。”同时告诫学生要“读好有用书”,学好专业安身立命,“多读无用书”,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不断丰富自己。

对于学生提出的在写诗过程中产生厌倦情绪、不满意自己的诗等困惑,沙马表示:“厌倦是每个写作阶段都要经历的,写作就是要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寻找直到突破的。”当有学生表达写诗过早形成自己风格的担忧时,陈宗俊告诉他诗人不同时期会因为自己的人生经历有不同的风格,能在年轻时形成自己的风格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并鼓励他坚持写诗、不断进步。

活动结束后,每个人都收获满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0级的许骏怡说:“老师们都很和蔼,通过他们的分享我开始有写诗的冲动了,而且打算尝试读一些我曾经看不下去的书。我明白了不能被专业的限制阅读范围,而是要广泛涉猎。”

“举办诗歌礼拜五活动是白鲸文学社一直以来的传统,是‘白鲸人’这个群体的情怀。”白鲸文学社社长杨钧涵表示,“老师们的经验分享帮助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打通思路,同时他们的写作历程也使我们对诗意生活充满了憧憬。”(撰稿:学生记者 胡惠 赵丹  摄影:吴敏雪 赖红雨  审核:钱敏)

菱湖校区:

安徽安庆菱湖南路128号
邮编:246011

龙山校区:

安徽安庆集贤北路1318号
邮编:246133

版权所有:安庆师范大学    皖ICP备16009723号   皖公网安备 3408032000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