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校离退休人员工作处许善述副教授专著《曹氏父子和建安文学检析》由五洲传媒出版社出版,全书20余万字。该书按照刘师培、鲁迅、王瑶等诸先生的文学史论研究体例,将曹氏父子和建安文学放到汉末建安时代的大背景下考察,梳理建安文学形成的社会和历史原因,检析曹操文章经世致用的思想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特色,论述了曹氏父子在建安文学形成中的重要作用,阐释了建安文学由“通”到“变”、“开魏殿汉”的艺术成就、历史地位和曹氏父子“自然沉雄”的诗气、“便娟婉约”的诗情、“慷慨有悲心”的诗韵等诗意风神,以及建安文学呈现的“人文精神”的主体性、多样性等。该书视野阔大,体例精当,阐述透彻,读者可以很好地从中感受到曹氏父子和建安文学所特有的精神实质和独特魅力。
许善述副教授,1934年生于枞阳县,幼时深受桐城文风濡染,焚膏继晷,探赜索隐,古典文学修养和造诣深厚。1978年,调入安庆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高校恢复职称评审后被评为古代文学副教授,代表作有《江嫄弃子考辨》、《曹操诗歌风格散论》、《建安风骨刍议》、《试说曹植作品的华丽与壮大》、《评桐城派的古文运动》等,是先秦、汉魏、南北朝文学和桐城派文学研究的知名专家。许善述副教授还曾参与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点校和定名的《唐宋笔记小说三种》由黄山书社出版,参与《古文词类纂评注》中“辞赋类”全部文章,“哀祭类”中《九歌》、贾谊《吊屈原赋》和汉武帝《悼李夫人赋》等文,总共四十三万余字。
许善述副教授1995年退休,离开教学岗位后坚持学术研究,指导奖掖后进。2012年,78岁高龄之际,在因脑血管疾病导致半身不遂的病情稍微好转的情况下,冒着酷暑,认真撰写完成《曹氏父子和建安文学检析》一书。当前,学校正在开展“三风”建设,许善述副教授的这种治学精神值得广大学者、教师和学生的学习。 (孙永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