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暑气蒸腾,挡不住八方学子跨越山海求学的步伐,遮不了国际传播大咖宜城传道的热忱。8月4日至11日,31位国际传播领域的著名专家,近百名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同聚碧水深林的安庆师范大学龙山校区,共襄第四届(南亚东南亚)国际传播理论前沿与研究方法研究生暑期学校盛举,共建国际传播学术共同体,探索中国国际传播自主话语知识体系建设的未来路径。校党委书记李福华,校长彭凤莲,校党委副书记崔明,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申传胜会见了授课专家。
聚四海学子探传播之道 汇多方智慧谱国传新章
暑期学校开学典礼于8月4日上午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申传胜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曾祥敏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教授,香港城市大学方称宇教授,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新闻与传播学分委员会主席、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廖圣清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开学典礼并分别致辞。
大咖传道如春风化雨 青年学子似新竹拔节
本届暑期学校由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安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新闻与传播学分委员会、香港城市大学韩礼德语言研究智能应用中心联合主办。共有31位知名学者授课,授课内容涵盖AI时代的传播变革、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构建国际传播自主知识体系、传媒“出海”策略等议题。
暑期学校汇聚了来自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厦门大学、重庆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哈萨克国立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等46所知名高校的近百名学员,学员队伍涵盖了青年教师、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等。8天29场高水平讲座,学员们始终精神饱满,求知若渴,为构建国际传播学术共同体贡献力量。
活动丰富多彩 节奏张弛有道
8月8日下午,暑期班学员前往安庆博物馆和独秀园开展现场教学活动。在安庆博物馆,学员们通过历史文物、影像资料和文献档案,了解了安庆市的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学习了黄梅戏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地方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价值。学员们走进独秀园,学习了陈独秀生平事迹及其长子陈延年、次子陈乔年两位烈士的革命故事,了解了《新青年》等进步报刊在新文化运动中的重要作用。8月7日晚,学员们还开展了联谊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融洽。

续开篇华章 启学术新程
在8月11日下午举办的暑期学校结业典礼上,韩国嘉泉大学博士生王天虹、安庆师范大学青年教师严康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上海大学沈荟教授作为教师代表致辞,她指出,做好国际传播,需要一个理论、一个方法、一个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理论知识储备和传播实践经验,个人的命运和国家命运休戚相关,每个个体都能做出微薄的贡献。

复旦大学廖圣清教授作为主办方代表,对本次暑期学校的成功举办给予高度肯定,对承办方安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并作了总结性发言。安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负责人为学员代表颁发结业证书。
本次暑期学校的举办,为学员们提供了一个深入学习、交流与探索的平台,增进了国际传播学术共同体的沟通交流,提升了青年学者和研究生的理论素养与研究能力,助力学员们在国际传播领域不断成长。(撰稿:王瑞娟 摄影:许闯 编辑:范龙超 审核:王业明 赵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