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首页

沉浸式愈疗 音乐学院学子解锁五感“心”体验

发布单位: 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5-05-26
分享到:

“原来闭眼听雨声,真的能让烦恼消失!”新闻传播学类专业2024(1)班的张文迅感慨道。近日,音乐学院举办“五感花园疗愈坊”活动,带领学生通过听觉、触觉、视觉、嗅觉、味觉五大感官体验,在繁忙学业中暂歇脚步,探寻新颖的心理调节之道。

活动现场,音乐学院教师赵元手持一面内置数百颗小钢珠的特制鼓,轻晃手腕或拍打鼓面,鼓腔内便响起规律起伏、宛如海浪涨落的嗡鸣声。“海洋鼓模拟的大海潮起潮落声,本质是‘声掩蔽效应’,当大脑被规律的海浪声填满时,会自动过滤引发焦虑的突发声响。”赵元解释道,生活中的风声、雨声等自然白噪音,看似普通“背景音”,实则蕴含着安抚情绪的心理疗愈力量。

一根四五十厘米长的棍状乐器在学生间传递,大家纷纷伸手触摸,猜测其材质与原料。音乐学专业2024(3)班的陶艺反复摩挲表面纹路,轻轻叩击后说:“摸起来凹凸不平,有点粗糙,但不扎手,手感很特别。”经赵元揭秘,该乐器是用掏空的仙人掌枝干制成的雨声筒。“本以为仙人掌制成的乐器会很扎手,没想到触感意外温和。触摸着筒身纹路,听着雨声筒发出淅淅‘雨声’,感觉像有双温柔的手,抚平了我紧绷的神经。”

画布前,身着礼服歌唱的少女、繁花似锦的花园景象、卡通人物的奇妙合集……学生们手持画笔,用鲜艳的色彩涂抹出内心的图画。“我最喜欢的花束是玫瑰,但单支玫瑰画面又显单调,就添上朋友喜欢的蓝天白云,增加画面的层次。”科学教育(师范)专业2024(1)班的王盼介绍着她的绘画思路。她坦言,绘画是她情绪的出口,每当有烦心事,她就将自己沉浸在绘画中,让内心获得安宁。

学生们沿着折痕将纸折叠成型,安装零件组装成风车,随后选择一瓶心仪的香水喷洒。随着风车转动,清新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学生们在舒缓的香气中相互交流内心想法,倾诉烦恼。另一侧,学生们在盒子里抽取“味道盲盒”,品尝不同口味的食品,在酸甜苦辣的味蕾刺激下,感受不同味道引发的情绪波动。

“我们希望用生动有趣的互动体验,打破传统心理讲座的单向输出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掌握实用的自我调节方法。”活动负责人、音乐学专业2024(3)班的陈书园介绍,此次活动创新融合感官体验与心理疏导,以五感为媒介打造情绪宣泄空间,基于神经科学原理,通过多维度感官刺激激活大脑情绪调节区域,帮助学生快速放松。(撰稿:学生记者 张宇蝶 王忠妮    摄影:学生记者 杨雨欣 黄劲飞    编辑:江伟    审核:贾涛 赵丽丽)

菱湖校区:

安徽安庆菱湖南路128号
邮编:246011

龙山校区:

安徽安庆集贤北路1318号
邮编:246133

版权所有:安庆师范大学    皖ICP备16009723号   皖公网安备 3408032000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