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身拔草,揪出与作物争抢养分的杂草;躬身捡石,将藏在泥土里的石块逐一清出;持剪修枝,细心整理繁茂枝叶……5月14日,马克思主义学院60余名学生走进安庆市青果自然教育农场,开启务农劳动实践活动。

青果自然教育农场与学校仅一山之隔,学生们一路步行抵达田间地头。“今天的农场体验劳动看似是简单的小事,但在农场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场负责人江国带领学生们参观农场时介绍。他根据学生们的体力情况和个人意愿,将队伍分为拔草、捡石、整理枝叶三组。“开始干活啦!”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学生们纷纷戴上手套和帽子,走向各自的“责任田”。
“这是植物的花,主干和叶子中间是侧芽,你们要学会用指甲掐。”江国向学生们详细讲解为番茄整枝的技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3(3)班的李晴晴站在最前排,将要点默默记在心里。她“慧眼识芽”,指尖一掐便迅速摘下一个侧芽,利落的动作引得阵阵赞叹。“刚开始没有理解老师的意思,我决定主动上手,没想到获得了理想的反馈。”她感叹,看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用手轻轻松动周边土壤、紧握杂草根部匀速施力,将拔除的杂草集中堆入筐中……在除草区域,学生们观察叶片纹理、生长形态等特征,精准区分杂草与农作物。面对扎根顽固的多年生杂草,学生们逐渐摸索出“稳抓慢拔”的窍门。“我已经收集到这么多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3(1)班奉小露双手捧满杂草,骄傲地向同伴展示自己的成果。

伴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学生们分工合作,手持收纳筐对隐藏在土层的大小石块展开“地毯式”搜索,一一清除影响土壤结构的石块。“这里有块大石头!”的呼声不时响起,随后便有学生默契地俯身递上工具并帮忙搬运,装满石子的收纳筐在田埂与堆放点之间来回“穿梭”。“这石块比书包重得多!”当沉重的石头真正握在手中,学生们才明白教科书里“汗滴禾下土”的重量。
烈日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4(2)班的郑洁怡额前的发丝被汗珠打湿,手中粘着泥土的白手套也见证着她整个下午的努力。“这次劳动让我深刻明白了‘粒粒皆辛苦’的意义!”在她看来,农业并非“落后”的代名词,而是需要经验和巧劲的技术活。未来,她也希望参加更多的劳动实践活动。
“本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与前期的课程深度融合,推动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农业生产结合,在亲身体验劳动中感受农业的重要性。”活动负责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4(1)班的孔令辉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持续推动实施综合素质锤炼工程,未来,将继续开展多元化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引导学生在劳动中深化专业认知,真正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目标。(撰稿:学生记者 庞妮 张淑慧 摄影:学生记者 董业慧 夏芸 编辑:江伟 审核:邹斌 赵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