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仔细端详过小鸡的骨骼形态吗?你想亲手制作出一个动物标本吗?11月23日,安庆师范大学大学生生命科学协会近20名大一新生在生物实验室学习制作动物标本,从解剖、防腐到缝合、整形,最快的用时近一个小时。
当晚6:00,实验室的桌面上整齐摆放着镊子、剪刀等解剖工具,生物科学专业2017(2)班的程振风正在向新生们介绍解剖小鸡的制作过程,他说:“鸟类动物多采用剥制标本,解剖过程较为繁琐,需要认真谨慎,并且要多次解剖积累经验,不能一味贪快。”
将处死的小鸡放在蜡盘上,用沾过水的手整理腹部的羽毛,露出皮肉,慢慢划开……程振风一边熟练地示范解剖小鸡的过程,一边向新生们讲述动物选材及毛发处理、解剖干燥、防腐处理和填充整形等制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生物科学专业2018(1)班的朱琪是第一次制作动物标本,她说:“一开始看到解剖过程时内心还是有些害怕,但因为我们所学习的就是有关生物的专业,所以想通过不断地实践去克服这种心理恐惧,突破自己。”
教学现场也有一些操作很顺利的同学,生物技术专业2018(1)班的方嘉斌正在处理小鸡的内脏,他说:“可能因为我胆子大,解剖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其实一开始也有些于心不忍,但这也是为了可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并且这些动物也是在以另一种方式存活着。”
“如何剪断腿骨?”、“翅膀的皮很薄,要怎样处理?”、“头部应当如何清理?”……由于大多数学生是第一次动手操作,他们提出了很多疑问,程振风都一一解答并亲手示范。
回想起今年11月的生物标本大赛,程振风十分感慨。为了和搭档杨云枫能制作出更有创意的作品,从构思到完成制作总共花了4个月的时间,“我们已经连续参加了两届标本大赛,制作参赛作品的那段时间常在实验室里熬到深夜,反复练习。可能是那份对生物的热情一直让我们如此坚持吧,所以想把经验也教给大一的新生们,让更多的人了解生物标本知识。”
当晚8:00,大部分新生基本完成制作,其中最快的只花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生物科学专业2018(1)班的江浩看着栩栩如生的小鸡标本说:“虽然课上学了很多理论知识,但实际动手操作时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最终能克服困难制作出来一个完整的标本是件很自豪的事情。”
鸟类标本教学活动是大学生生物科学协会的特色活动,负责人钱申说:“举办这样的活动一方面是想让同学们亲身体验生物标本的制作过程,增强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是希望有更多的同学对生物产生兴趣,学习生物标本知识。活动每一个月进行一次,所以我们还称它为‘生物角’。”
文/学生记者 汪习习 图/学生记者 朱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