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广大师生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理解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的内涵,进一步维护宪法威严与提高懂法守法的行动自觉,11月27日下午,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举办了“宪法宣讲”活动,我校法学院教授、安庆市普法宣讲员聂早早应邀为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师生进行宪法宣讲,该学院教职工及90余名学生代表参加了活动。


“宪法是立法的依据和基础,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聂早早首先指明此次法制宣讲会以宪法为主要内容的原因。随后,她通过讲解《说文解字》中“法”的古体字,解释了法的语源和其意义。
接着,聂早早通过法治国家的实质要素、形式要素等方面阐述了“何谓法治国家”,并通过展示中国宪法发展的简要历程阐述了“何谓法治社会”。她表示,领导干部应该提高法治思维能力,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要从法治角度出发,时刻考虑法律依据和法定程序。
在2018年修改的21条宪法中有11条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相关,“监察委的设立将使中国反腐行动更进一步,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会受到更严格的监督。”聂早早在宣讲会中尤其提到2018年设立的监察委员会的现实意义。她还展示了最新修订的《教师法》和《教育法》,通过具体法律条文来阐述新时代法治社会下教师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艾列富副教授表示,通过聂老师的介绍知道了自己作为教师享有的具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前在对于各项法律了解的比较浅、比较片面。通过此次宣讲会了解到了更全面、更准确的宪法知识。”艾列富表示。
来自计算机与信息学院通信工程专业2019(1)班的朱时超说;“虽然我们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是在公众场合和网络平台上还应注意言行,不能盲目跟风。”朱时超还结合近期的社会热点表达了自己对于言论自由的看法。
“法律不是万能的。”聂早早说,“但是我们需要学会通过法律维护自身权益,从而建设文明社会。”她希望能通过此次宣讲会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法治思维,以法为纲约束自己,帮助自己。(学生记者 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