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连日来的强降水天气导致多地遭遇内涝洪水等灾害,美术学院三位学生主动“请战”,协助做好家乡所在地的防洪抗汛工作,彰显出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奶奶,我来帮您!”美术学专业2018(2)班的张冰冰来到巢湖边上一位受灾群众的家里就开始熟练地清扫积水,而这只是她参加对肥东辖区四个受灾严重区域慰问救助的志愿工作中的一部分。统计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给受灾居民发送面包牛奶等生活物资,从7月20日至24日,近四十个小时的志愿工作,她走访帮助了50多户人家。
“在我去慰问的过程中,有位七十多岁的独居老人,家里被水冲进了淤泥,衣服被子都湿了,房顶还在漏水,我看着就特别心疼。”张冰冰表示,一看到那些受灾的百姓,她就有股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的冲动。“这次志愿工作对我来说是一节意义非凡的实践课,只要我们大家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就一定能够战胜这次汛情!”她说。
一上午搬运生活物资两百余箱,美术学专业2018(4)班的张亮也参加了家乡桐城的防洪抗汛志愿工作,并在这件事情上显得更加得心应手。“2016年家乡也是因为强降水天气导致了洪涝,当时还在读高二的我就参加了抗洪救灾工作。”张亮说,“这次我们去发送物资时,受灾群众们感慨道‘中国共产党好’‘国家好’,许多人家里还贴着毛主席像,这让身为中华儿女的我感到十分自豪。”
不同于其他抗洪抢险志愿者,或运送物资、或巡坝守堤,美术学专业2018(4)班的刘骁鲲在自己的家乡池州捡起了垃圾。原来,由于连日来的强降水天气和和洪水冲刷,临河堤坝上堆积了很多垃圾,非常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于是他主动申请加入了当地的志愿服务队,定期在各个大坝上的防汛监控点捡拾垃圾,清理杂物。
“我的工作相比于防洪抗汛的一线工作者来说轻松太多了,他们才是最值得敬佩的人!”话虽如此,刘骁琨也是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在汛情期间的环保工作。每次出任务,他都“收获满满”,几个垃圾袋都是满载而归。他表示,自己暑期在做脱贫攻坚的社会实践活动,利用闲暇之余为防控汛情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是作为自己一名青年大学生应担的责任和使命。”(撰稿:学生记者 韦明慧 审核:查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