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培训师资库专家金文斌教授为我校第13期青马班开展“‘大别山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专题讲座,我校青马班全体学员、我校“青年新声”宣讲团成员聆听讲座。
“‘大别山精神’是指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在大别山区这一特定范围,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总和,是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46种伟大精神之一。”金文斌从“为什么要讲‘大别山精神’”这一问题为切入点,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别山区”“‘大别山精神’的红色基因”“‘大别山精神’的科学内涵”“‘大别山精神’的时代价值”四个方面展开深入阐述。
“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万众一心、永跟党走。”金文斌向学员们详细讲述了坚贞忠诚,绝不向敌人屈服的共产党人詹谷堂;牺牲奉献,10多万英雄儿女参加红军为国捐躯的金寨军民;万众一心,与群众建立血肉连系的党和军队;永跟党走,坚决听党的话、铁心跟着党走、迎接党中央的徐海东等。一个个真实生动的故事,让学员们深刻感受到“大别山精神”的科学内涵。“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金文斌引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别山地区时的一句深情话语,强调了“广大青年要向英雄榜样学习,传承‘大别山精神’,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听完讲座后,旅游管理专业2020级(2)班的学生黄书欣感触很深。她表示,“牺牲奉献是‘大别山精神’的鲜明特征,‘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山山埋忠骨’,每一寸山河都凝结了先辈们艰苦卓绝的牺牲奉献。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传承、发扬“大别山精神”,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的‘青春之花’。”(撰稿:刘嘉宁 摄影:黄韦婧 编辑:江伟 审核:陈东 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