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校部署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工作后,生命科学学院领导高度重视。由于是首次进行大规模线上教学工作,生命科学学院制定了详细的线上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并依托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e会学、超星等平台,努力保证疫情防控期间的“云端”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
其中,植物学教研室主任张中信老师在面对教研室教师紧缺且有3名是刚入职新教师的压力下,及时召开部署会议。学院党委书记吴甘霖作为教研室一员,积极参与,共同商议线上教学方案,并根据本学期教研室的课程特点制定了“一课一案”计划。潘扬、汪黎明和翟伟三位新教师一方面学习各类平台的操作,另一方面熟悉教材和教学内容,做到早谋划、早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取得良好的线上教学效果,做好教学设计至关重要,尤其是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在本学期的几门课程中,《植物学》是专业必修课之一,2019级共9个班级有8个班级都要学习这门主干课程。优质的慕课可以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在几种平台中,雨课堂平台不仅能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其配音功能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得更透彻。经过商议后,植物学教研室决定采用优质的慕课结合雨课堂配音的方式开展《植物学》的线上教学。其中,项小燕老师由于具有一定的混合式教学经验,主动承担了前二周的教学内容。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通过比较多个学校的慕课后,最终选择了西北大学相应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率先建立了异步SPOC课程,同时根据本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之前的积累,对平台课程进行了相应的补充。在正式开课之前,建立组长群,逐一核对学生的平台认证情况,并根据班级进行分组,确保每一位学生可以顺利在线学习。
为了确保安静的课件配音环境,植物学教研室教师克服各种困难,白天准备课件,等夜深人静时再对PPT进行逐一配音讲解。有时会因为一个字说得不准确再重新来一遍,甚至是多遍。即使是这样,老师们也不厌其烦,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疫情期间教师秉持的治学态度。为了使学生们尽快适应线上开学的教学方式,项小燕老师在首堂课特意安排了一个环节,以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们讲述了历史上的一些伟人在疫情期间是如何过着“宅家”生活以及这特殊期间的思考为人类所做出的巨大贡献,鼓励学生们即使宅在家,也不要失去探索世界的热情。
面对当前学生不能及时归校进行线下学习的情形,生命科学学院教师积极响应学校和学院号召,做足线上功课,用他们踏实进取的教学态度践行着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职责,确保“云端”教学的顺利进行。(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