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首页

文学院学生举办“无我茶会”弘扬中国茶文化

发布单位: 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6-12-15
分享到:

微风阵阵,莲湖岸边,二十几位同学席地而坐,围成一圈,面前都井然有序地摆放着茶壶、茶杯、奉茶盘、茶巾等茶具,一场“无我茶会”正在这里进行。12月10日下午,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2014级3班的同学们开展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与茶结缘”主题团日活动,听悠扬的古琴声,品醇厚的茶香,体会中国的古文化。
  “无我茶会”提倡“忘却自我”、“大家参与”,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平等,其特点是要求参加者都自带茶叶、茶具、人人泡茶、人人敬茶、人人品茶。
  同学们对照抽到的签牌依次入席,并开始了各自的准备工作,烫壶、置茶、温杯等工序完成之后,一壶茶水即将出世,而之后如何分茶和敬茶,无我茶会又有其独特的讲究。
  一壶茶泡好后,分别斟于四个茶杯中,一杯留给自己,其余三杯则敬给其他茶侣。奉茶时,顺序很重要,无论身份地位,茶友都向自己左边的三位茶侣依次奉茶,以此体现平等。此外,为了以示恭敬,奉茶时不可将手触碰到杯沿,受茶人在座位上,微笑、点头或鞠躬,表示谢意。在品茶时,一般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杯沿,中指托住杯底,既稳当又雅观,称“三龙护鼎”。这样依次而来,每位茶友不但是奉茶人,也是品茶人,每个人都能品味到不同的茶。
  第一轮奉茶结束后还有两道斟茶,茶友们将茶冲泡好后,端着茶壶依次向左侧的三位茶侣斟茶。三道茶,二十余位茶友相互奉茶、斟茶,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茶会现场没有一个人说话,茶具轻微的碰撞声清晰可闻,品茶成为茶友间交流的最好方式。品茶的过程中,两位同学现场弹奏了古琴,以琴音来和茶意。
  “之前没参加过这样的茶会,参加了这次茶会之后,关于茶方面有了一些知识,比如在茶会过程中需要安静,敬茶顺序以及敬茶时候的礼仪等等,很开心能够参加这次茶会,希望以后还会有这种类型的活动。”参加这次茶会的武小会说。
  茶会邀请了魏远征教授和安刚强副教授参加,两位老师在茶会上进行了古琴演奏。据魏远征介绍,无我茶会主张七大精神:无尊卑之分、无报偿之心、无好恶之心、无流派与地域之分、求精进之心、遵守公共约定、培养团体默契,而这些精神在茶会的每一个环节均有所体现。
  “举办无我茶会,以此作为我们的团日活动,一方面是我们很多同学真的很喜欢茶文化,觉得茶文化魅力无穷,是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代表,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很好的师生交流活动,可以放松娱乐和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一举两得。”汉语言文学专业14级3班团支书李冉说,参加茶会的同学们都提前做了简单的培训。无我茶会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简单随意,简化了茶艺,更加注重茶道。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不应该只写在书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生活中去,用亲身的实践去体会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文/学生记者  王裴  图/学生记者 郭鑫)

菱湖校区:

安徽安庆菱湖南路128号
邮编:246011

龙山校区:

安徽安庆集贤北路1318号
邮编:246133

版权所有:安庆师范大学    皖ICP备16009723号   皖公网安备 3408032000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