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扬子鳄、金雕、中华鲟,紫檀、水蜈蚣、太平莓……各类动植物标本摆放在展柜中供到场人员参观。11月25日,“小实验,大学问”实验室开放日第二天,生命科学学院标本馆迎来了百余名同学前来参观。
“我们标本室展示的都是浸制标本,浸制标本中添加的化学物质可以保持植物的颜色和立体造型……”走进植物标本室,生物科学专业2019(4)班吕习习作为讲解员为同学们解释植物标本的制作原理。解说过程中,同学们依次参观了被子植物、珍稀濒危植物、裸子植物及蕨类植物区,近距离观察标本细节,了解植物科学。

随后,参展学生跟随讲解员脚步参观动物标本馆,馆内展示了鸟、鱼、兽、两栖爬行和无脊椎动物等2800余件展品。其中鱼类展区的中华鲟吸引了许多同学驻足观看,旅游管理专业2020(2)班黄书欣正是其中一员,她说:“以前我对中华鲟的大小没有概念,见到标本后才发现它的体积比想象中大,这让我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谈及参加活动的原因,新闻学2019(2)班陈思思说:“一次性能看到这么多种类的标本,感觉很震撼,在听讲解中也增加了对动植物的了解,开拓视野。”
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作为学校2020创客文化节中的组成部分,通过开放特色实验室,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并体会科学。“举办这个活动就是希望向同学们传递科技与创新,激发大家的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负责人韩梓露表示。(撰稿:夏子晴 许茹云 摄影:费新月 审核: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