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一部部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舞蹈作品在音乐厅上演,音乐学院正在举行第十二届艺术实践周舞蹈专场演出,学院党委书记李新建、党委副书记肖之进、副院长徐冉与学院全体师生在现场观看了演出。本场演出还同步进行了线上直播,家长、校友和舞蹈爱好者相聚“云端”,共享了这场舞蹈盛宴。

演出由舞蹈表演专业全体学生带来的基训组合开场,跳跃、空翻、旋转……演员扎实标准的基本功带动了全场气氛,让台下观众欢呼不断。
维吾尔族舞蹈《旋旋旋》将维吾尔族民间舞的律动与旋转技巧相结合,绚烂的脚步动作整齐的展现了独特的异域风情。《舞蹈串烧》将古典舞、现代舞及安徽花鼓灯舞进行融合,演员更是用肢体语言创新再现《梨园》等经典故事。

舞蹈《八女投江》取材于抗战时期八位女兵被敌军围困后英勇斗争,挽臂涉入乌斯浑河的感人故事,观众在领略舞蹈之美的同时更被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感动,热泪盈眶。为了更好的表现这部作品,舞蹈表演专业2020级的贾纯阳与同学们从开学就进行排练,练动作、合音乐、抠细节,很多时候膝盖和脚踝都是淤青,但大家咬牙坚持,从不叫苦叫累,最终不负众望,为大家呈现了一部佳作。
由三名男生带来的彝族舞《甘霖》以独特的主题选择和阳刚的舞蹈动作让观众热血沸腾,表演者身穿民族服装,夸张的运用肩、胸、胯等身体部位,配合低沉嘶哑的呼叫声,表现彝族人民“久旱逢甘霖”的喜悦。“《甘霖》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节目,舞蹈对情感得表达很到位,充满力量的肢体语言也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马文文作为新闻学专业的学生,依然被舞蹈的民族风格和野性魅力感染。

《渔光曲》让人感受到沪上人家的生活百态,《水之灵》让人领略了傣家阿妹的浪漫风情,《俄罗斯姑娘》让人欣赏了欧洲姑娘的火热性格,《心声》更是表达了藏区人民对党的感恩之情……演出在张召兴、程睿两位老师表演的双人舞《从》和袁帆老师表演的独舞《如花》中到达了高潮,现场欢呼不绝、掌声不断,同学们被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表现力折服。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本场演出是音乐学院舞蹈表演专业师生和工作人员精心准备,共同努力的结果,为了此次演出,音乐学院师生开学之初就投入到紧张练习中,舞台上每一个眼神动作、每一次旋转跳跃都凝聚着师生们的汗水。通过这次演出,舞蹈表演专业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深入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同学们表示,这次难忘的经历会让他们更加热爱舞台,热爱舞蹈,热爱自己的艺术事业。(撰稿:学生记者 汪傲 王杰 摄影:学生记者 徐梦君 张启强 审核:徐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