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留意过路边随处可见的植物吗?你听过名叫“香识”的植物标本吗?6月23日,大学生珍稀动植物研究协会举行植物标本制作大赛,参赛队伍对自己制作的植物标本依次进行展示、介绍。

“大家见过像蝴蝶一样的植物吗?”生物科学专业2020(6)班的胡和婷展示了在黄山实习时所做的植物标本:龙胆科·双蝴蝶属·双蝴蝶,其和蝴蝶相似的外形吸引了台下评委和观众的目光,纷纷上前观看。谈到标本的制作环节,胡和婷说:“标本的制作分为采集、压制、干燥和上台纸,其中采集标本是最关键的环节,在采集矮小的草木要连根拔起,当然在后期的制作中也需要很多耐心。”
和别的参赛选手不同,生物科学专业2020(7)班的袁笑宇则向大家展示了平日里常见的植物,风轮草、毛茛……这些植物名字很陌生,但却经常出现在道路旁。“我希望通过采集常见植物的标本,让大家对平日见过但不了解的植物多一些关注,发现那些被忽视的美好。”袁笑宇阐述了选择这些植物的理由,她希望能够通过采集与制作标本让更多人了解植物及其价值。
植物标本的样式大同小异,但生物科学专业2020(8)班的邓争慧和庄雨婷通过给标本取名的方式,赋予了作品不同的寓意,创新了作品的展现形式。“空茎顶伞三叶掌,食作芹蔬补养高。祛凤止咳利湿良,解毒止痛化瘀伤。”邓争慧通过一首小诗引出了此次展示的植物标本——由主根、多支侧根及绿色叶片组成的鸭儿芹。邓争慧和队友从香识、香食、相识三个方面介绍了自己对鸭儿芹植物标本的理解,获得了现场观众的掌声,成功拿下本次比赛一等奖。
“这是第一次在线下开展植物标本制作大赛,在了解植物知识的同时也积累了经验,为后期参加安徽省标本大赛打下了良好基础。”活动负责人生物技术专业2019(4)班的丁成龙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比赛能丰富大家的学习生活,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撰稿:学生记者 程璐璇 杨帅 摄影:学生记者 何婷文 蔡醒 审核: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