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圣保罗中学到省立安徽大学、从敬敷书院到安庆师大,12月4日,安庆师范大学文津楼208教室中200余名学生倾听着师大的前世今生,原来这是大学生校友交流发展协会开展的“百年校史,百代风流”活动。著名文化学者、皖江文化研究会会长汪军应邀作校史讲座。

汪军为学生介绍校史,分享如何走进校史,去体会校史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汪军指出,安庆师大是人文底蕴很丰富的一座学府,我们要将校史的精神内涵内化,原汁原味地保留原本的记忆,感受其丰厚文化气息,而不是当成一种工具。在信息社会宣传校史,要实地探访并拍摄图片同时辅以文字资料,了解校史背后所蕴含的文化。
“在安庆师大讲校史,肯定要讲到刘文典。”汪军坦言,以前读刘文典,很羡慕他在西南联大讲课,跷着二郎腿,兴之所至,慷慨激昂,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本次讲座是学生组织邀请的,比较适合自由发挥,不知不觉也跷起了二郎腿。
“听了汪老师的分享,我对学校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小学教育专业2021(3)班的付心语说,不论以后走到哪里,她都能够记住,她曾在一所名叫安庆师范大学的地方度过了四年,曾接受了皖江文化的熏陶,这将成为她终生的财富。
“校史和校志有什么区别?”“校史的发展是不是文化的发展?”“安庆师范大学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了,那百年来是否有学者专门撰写一本书来介绍安庆师范大学的校史?”……在学习中,学生们纷纷提问,汪军一一为学生解答,推荐了一些文献书籍更好地理解皖江文化,并赠送十余本自撰书籍《街头与市井》给学生。

在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学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我看到一位对皖江文化有着深刻理解的大家在给我们讲安庆师范大学的根,一个人无论走多远都不应该忘记自己的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1(2)班的台启勇表示,在安庆师大的四年或许会成为他人生中最独特的印记。
谈及活动初衷,负责人宛杨东希望借此机会向大家宣传校史,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作为安庆师大的学子,我们有责任去了解学校厚重的历史,感受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无数杰出校友的光辉事迹。”(撰稿:学生记者 卢莹莹 摄影:学生记者 黄藻龙 审核: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