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渐加深,桌上的时钟指向了11点30分,汪贺军合上书本,准备关灯睡觉。早上5点起床,晚上11点30分准时休息,这样的日程安排,他坚持了整个高三。最终2018年高考,他以603分的高分超出一本线53分,全省排名3356名。“我们全家都很开心,觉得多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汪贺军的父亲汪金宝笑着说。
汪贺军家在安庆市太湖县天华镇西冲村,西冲村地处天华镇西陲高山区,交通条件、教育环境、基础设施都很落后,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开裂的墙体、一间破旧的土坯房,汪贺军的家就住在几百米高的山头上。命运并没有眷顾这个孩子的家庭,汪贺军的父亲耳朵不好,被评为二级残疾,母亲也体弱多病,不能干重活,平时靠做些小工维持生计,至今仍然是贫困户。“虽然家里过得很难,但是家人一直都很支持我的学习。”汪贺军说,家里的重担都挑在父母和姐姐、姐夫的身上,他们始终鼓励他、支持他。“而我只能好好学习,用成绩来回报他们。”
汪贺军家庭条件很艰苦,但好在有各方的帮扶,从初中到高中毕业,他的学费问题并没有给他造成很大困扰。“从初三开始学校就提供助学金,村里也会有一些补助,还有一些社会上的帮扶,像安庆师范大学也给了我家很大的帮助。”说起这些,汪贺军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据悉,汪贺军家是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定点帮扶对象。“我们学院认真分析了他们家的致贫原因,认为他家脱贫及稳固的根本是孩子学业有成。”外国语学院查国平老师介绍到,学院经常看望汪贺军一家,每次都会送上慰问金。2017年,外国语学院还为汪贺军家提供1000元买猪仔,两次认购猪肉300余斤,累计价值5000余元。得知汪贺军高考录取后,“安庆师范大学的叔叔们还给我送来了礼物!”汪贺军的话语中充满了感动,原来,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郝涂根一行人特意给汪贺军送去了新的行李箱和书包。郝涂根表示:“希望他在跨入大学校门后,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增强本领,以优异成绩回报亲人、回报家乡、回报社会。”
现在的汪贺军在太湖县上打暑假工,他表示,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希望能够通过打暑假工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谈到对未来大学生活的期待,汪贺军笑着说:“我只想继续好好学习,多交些朋友,尽可能多的锻炼自己。”(李海云 施玲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