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首页

文学院举办“敬敷琴韵”雅集重拾传统文化

发布单位: 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6-11-01
分享到:

秋雨绵绵,落叶纷飞。穿一身汉服,在悬挂着字画的室内席地而坐,静静聆听极具古韵的古琴曲,观禅意插花,赏茶艺表演。这并不是电视剧的拍摄现场,而是出现在菱湖校区的真实场景。

10月29日,菱湖校区小食堂内举办“敬敷琴韵”传统文化专场雅集。应文学院以及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邀请,安庆静心古琴舍的老师们通过演奏古琴、吟诵诗词、禅意插花,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放松心灵的视听盛宴。教务处副处长黄兴帅、文学院副院长叶当前、党总支副书记杨永久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相关老师一同参加活动。

下午三点,活动正式开始。来参加活动的同学一一坐在蒲团上,每个蒲团的旁边都摆放着已经倒上茶的品茗杯。身穿汉服的同学不时端着公道杯为观众奉茶。在观众区的前方,三架古琴以“一”字形摆放着,两边同时还有禅意插花和茶艺的表演,前来表演的老师也都穿着各式汉服。

“古琴曲《普庵咒》被公认有净室、安神之特效。”在主持人介绍后,一曲《普庵咒》拉开了此次雅集的序幕。《碧涧流泉》、《良宵引》、《阳关三叠》等一首首古琴曲轮番演奏。化学专业14级2班的王旭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感觉环境和氛围特别好,希望以后还会有更多这样的活动举办。”

现场演奏古琴的还有一位10岁的小朋友吴意茹。虽然学习古琴才一年多,她却已经会演奏不少曲子,身着藕粉色汉服,不慌不乱地坐在蒲团上,一曲《仙翁操》就这样缓缓开始。       

来自物联网工程专业14级2班的余林泽从大一开始学习古琴,对古琴也有着很深的感情,“古琴很有韵味,给人一种一吟三叹的感觉,有的时候感觉自己在对它诉说心事。”这次在“敬敷琴韵”专场,他也为现场的观众带来了古琴曲《秋风辞》。一挑一勾,大撮小撮,指法之间就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意境。“秋风清,秋月明,诉说相思相忆之苦。”余林泽介绍道。

不止古琴演奏,还有徐子夫老师带来的禅意插花。伴着古琴曲,以花抒意,只是路边随手捡到的树枝,经过徐老师的修剪,在陶瓷花器内却呈现出别样的风格与姿态。与此同时,还有华夏文礼汉服社的汉服表演等。“第一次组织这一类的活动,我们也希望通过雅集的形式,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安庆静心琴舍主人张维娜老师说。

据悉,这次活动为第一次举办,是文学院、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办的“古琴进校园”计划的实践结果,同时由安庆静心古琴舍承办,华夏文礼汉服社协办。雅集以推行优雅生活、慢生活方式为宗旨。活动从10月14号就开始策划,华夏文礼汉服社菱湖校区社长陈叶飞表示,通过活动想让更多的学生、老师以及广大的社会人士通过这种集会的新颖方式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不光是了解,我们也希望人们能重新认识并且喜欢上我们本民族的传统元素。”(文∕学生记者 方淑豪 图∕学生记者 黄振君)

 

菱湖校区:

安徽安庆菱湖南路128号
邮编:246011

龙山校区:

安徽安庆集贤北路1318号
邮编:246133

版权所有:安庆师范大学    皖ICP备16009723号   皖公网安备 3408032000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