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共赏的山东快书《闯红灯》、技惊四座的对口快板《花唱绕口令》、逗趣十足的相声表演《大学生活》……近日,“宜笑堂”曲艺俱乐部首场曲艺专场演出圆满落幕。8个节目,5种曲艺形式,在俱乐部指导教师刘丙福的指导下,师生同台奉上一场精彩的曲艺盛宴,获得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自2019年起,学校聘请安庆市文化馆馆员,安庆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刘丙福担任“宜笑堂”曲艺俱乐部指导教师,开展曲艺艺术普及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助力学生接好传承中华曲艺艺术的时代接力棒。
每周两节课,每节课两小时,教授相声、快板、对口故事等多种曲艺形式,俱乐部采用理论教学与课堂实践双轨并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不断尝试中渐渐“入门”。自开办至今,俱乐部已招收六期学员,带领近300名学生学曲艺,感受民间说唱魅力。

一唱一念、一招一式、一颦一笑……刘丙福将舞台搬上课堂,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极具感染力的示范表演和专业化、系统化、高水平的教学指导,激发了学生们对曲艺的学习热情。“随着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传统艺术生存难,传承更难,希望我的一点微薄力量能让曲艺在安庆师范大学这一片教育热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刘丙福说。
“我以前就很喜欢看相声表演,知道学校开设俱乐部后,我立马就报名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20(2)班的谢银洁一年前便进入俱乐部,开始了系统性的学习,从最初的曲艺“小白”到如今舞台上的“曲中人”,她感叹这一年和曲艺结缘后可谓是“收获满满”,在这里,自己不仅掌握了一项技能,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除了定期教学活动,“宜笑堂”曲艺俱乐部的学员们还活跃在学校各类文艺汇演之中,英语专业2020(4)班的陈良宇是“宜笑堂”曲艺俱乐部的学生负责人,进入大学后,他便“拜师”刘丙福开启了求学之旅,“语气、声调、动作、表情,从课堂学习到舞台表演,一次次的练习和琢磨,我们‘不敢马虎’每一个细节,只为最好的舞台效果呈现,希望能让观众们在欢声笑语中,‘沉浸式’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他看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位青年不可推卸的责任,自己有幸参与其中,更应以身作则。

“艺家之言”曲艺讲座、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成果展、首场曲艺专场表演“相声节”……学校开展的系列曲艺推广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学生们受益颇多,曲艺文化也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地理科学专业2021(2)班的潘玉婷在今年的曲艺专场演出中对曲艺“一见钟情”,成了一位“相声迷”,“以前经常在电视上看,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现场看,感觉不一样。相声能在欢声笑语中,道出许多人生道理。”她坦言,自己今后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相关知识,深入了解这一优秀民间艺术形式。
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美育工作要求,制订公共艺术教育实施方案,开设公共艺术教育俱乐部,积极开展了一系列“面向人人”的公共艺术教育实践活动,为学生美育实践,搭建了系列学习和展示平台,让学生们在艺术体验中提高审美能力,提升美育素养,让美育之花在校园“落地生根”。
(撰稿:余胜兰 朱惊笋 摄影:王俱进 王若男 编辑:江伟 审核:陈东 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