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的清晨,37个来自大学生科技协会的年轻人从安庆师范学院出发,迎着朝阳,朝着总铺社区前进。他们今天出行的目的是帮助社区的居民免费维修家电。
大学生科技协会从1999年建立起,每个学期,他们都会在学校设点帮同学们维修小功率电器,如今已经坚持了十六年。但是这一次,他们却选择走出校门,去帮助社区的居民。对于这十六年的第一次,成员们还是显得略微紧张。
从安师院东门出发,徒步走了大约半个小时便来到了今天的目的地——总铺社区。一张桌子用来登记送来的电器,四张桌子排成一排便是今天的“操作台”。成员们从箱子里拿出来早已准备好的工具,电烙铁、万用器、螺丝刀、锡丝和一些元器件。这些必要的工具全部都成员们凑钱买来的。
居民们看到他们到来,都纷纷回家拿出了有毛病的电器。先登记,姓名,联系方式,记清楚,贴好标签之后送去“操作台”维修。不一会儿,大大小小的电器便堆满了登记的桌子。小到收音机、插线板,大到电磁炉、电饭煲,“操作台”的人员也开始忙起来。
“这个电灯线断了,我接上了,但还是不亮,你看一下。”“行,我看看。”成员之一的王书豪接过台灯,拆开底盘看了看,便拿出电笔检测台灯的故障。万用器时不时地发出“滴滴”的响声。“开关坏了,电线也也不能用了。”问题被检测出来,他转身拿出新的器件便埋首更换了起来。
四张桌子,摆放了六个电烙铁,五个万用表,各种大大小小的元器件,十三个维修人员坐在桌子后低头维修。电水壶接触不良,拆开检查零件;台灯不亮,充不上电,检测后是因为电压不足;收音机不响,喇叭坏掉了,拿过来零件给换上……从早上九点一直到下午两点,居民送来的四十五件电器被全部修好并返还。
住在这里的祈叔叔最初拿来了三件需要维修的电器:收音机、插线板、电灯。三件东西都修好后,他又回家拿来了电饭煲。“一开始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没想到他们都能修好,我又就回家拿了电饭煲让他们修。”随后他又说:“我们这儿修家电的地方很少,希望他们能多来。”刚修好收音机的斯爷爷拿着收音机开心地说:“这群大学生真厉害,他们要常来啊。”
居民们的肯定是对他们最好的奖励。大三的何乐是今年大学生科技协会的会长,他听到居民的话后开心地说:“这是我们第一次服务社区,心里一开始很紧张。但现在听到他们的肯定,我特别开心。”协会的37个人并不是全部上手维修,大多是大一的学弟操作,大二的学长指导,“我们每周六晚上都会对成员进行培训,尽力维修的更好。”
由于下雨的缘故,本来应四点结束的活动不得已提前两个小时就结束了。2014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陈祥文至今已经参加了三次维修活动,当天一天的时间一共修了六样东西。活动结束后他说:“这次准备的东西比较充分,我们将课堂上学的用来帮助别人,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这次到校外去维修,难度系数也增大了,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我们最初想到走出校园,去服务社会。一方面是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是我们也想去帮助更多的人。”何乐边收拾工具边笑着说,“这次维修,大家对我们的成果还满意。在未来,我们也会多迈出去,不会停下义务的脚步。”(学生记者 李明 王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