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在望江县漳湖回民村渡江战役纪念馆旁,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挺着笔直的腰杆,讲述渡江战役中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他就是88岁高龄的渡江英雄董玉发。作为渡江战役中唯一健在的亲历者,他说:“1949年4月21日,我们回民村积极响应渡江战役号召,推举身强力壮、水性好的72名船工,组成了渡江突击队,和驻在沟口闸的二野五兵团解放军战士一起,划着船冲向长江对岸,在敌人机枪的扫射下,个个毫无畏惧……”
谈到当年的渡江战役,董老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当时说,长江打过了,全国解放了,子孙万代都享福。没有人压迫,人人平等。心情越来越高涨,心里想:人都要死一回,打过长江,不仅仅是我们享福,更是子孙万代的享福。”董老铿锵有力地描述,仿佛再现了伟大的渡江精神。

在场的美术学院暑期“三下乡”团队“画说党史——传承渡江精神”实践团的学生和安庆市丁家小学、漳湖中心小学30余名小学生认真听完了董老的故事,内心感到激情澎湃。“说实话,听到当年村民受到国民党、土匪以及日本人多重压迫,以及看到纪念馆里面当年的物证时,我的心情是悲愤的。”团队成员李月激动地说,“只有抗争才能争取解放救中国,渡江英雄们的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在董玉发老先生的带领下,大学生和小学生们参观了纪念馆。纪念馆旁展示了学生们创作的100余件传承渡江精神主题作品:国民党用飞机、大炮阻挠解放军渡过长江;解放军用血肉铸成了一座桥梁,为了全民族解放;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青天……素描、彩绘、书法、剪纸,以及小朋友们的儿童画、黏土、剪纸等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都展现了伟大的渡江精神。据了解,其中三幅作品被渡江战役纪念馆永久收藏,供参观的游客欣赏。

同时,美术学院与漳湖镇回民村支部开启了建立党建共建基地启动仪式,双方形成了长期的党建合作。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孙根华、院长朱胜甲、党委副书记查国平等参与了启动仪式,美术学院将发挥自身专业特色,向漳湖回民村渡江战役纪念馆输出更多更优质的美术作品,以弘扬伟大的渡江精神,并将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撰稿:季茹婧 摄影:张亮 审核:查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