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沟通合作,拓展毕业生就业(实习)市场,学习兄弟院校就业工作好的经验、做法,建立与校友间的沟通联系,近期,化学化工学院分管就业工作党委副书记、教师代表、毕业班辅导员一行赴合肥、宿松等地开展毕业生就业市场调研,并看望慰问了深耕一线的校友。
调研组一行先后走访、参观了国轩高科合肥公司、中天石化、合肥学院、肥西实验高级中学、合肥市庐阳高级中学等5家单位,与企业招聘部门负责人、院系就业工作负责人、中学教师进行了座谈,并就新时代下企业行业未来发展、人才需求、毕业生就业发展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与用人单位、兄弟院校进行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
及早谋划就业工作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针对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如何推动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并形成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调研组就此与合肥学院、庐阳高级中学相关单位负责人进行了座谈。
合肥学院能源材料与化工学院就业工作负责人和毕业班辅导员介绍了该院在推动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方面的经验,就业工作要“抓早”“抓细”“抓全”,压实各方主体责任,充分调动学院各个教研室、各个党支部、学团组织作用,发挥专业教师、学生骨干、学生党员在就业工作中的能动性,实现就业工作在专业教学、实习实践、学生管理等各方面的渗透式推进,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推动就业工作。

化学专业1991届校友、合肥市庐阳高级中学校长裴劲指出:要做好师范生就业工作,应该积极通过课堂、竞赛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锻炼和教育情怀的培养。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生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对化学专业、教师行业的热爱才是受各类中学青睐的关键。

积极开拓校友资源 加强院校合作、院企合作
化学化工学院作为学校考研大院,每年有近80%的毕业生参加全国研究生考试,学院形成了良好的考研氛围,但与此同时,各个专业学生“二战”比例较高,“慢就业”“不就业”倾向明显。
针对此问题,国轩高科合肥公司的招聘部门负责人认为,大学生在进行学校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尽早进入企业,进行业务技能的提前培训,探索建立院企合作的社会实践实习基地,有利于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明确就业方向、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化学专业2002届校友、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化学教研员朱成东表示,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做到“引进来”和“走出去”。一是将校友资源“引进来”。作为安庆师范大学最早的院系之一,化学化工学院培养出了大批优秀校友,利用好校友资源会使得学院就业工作事半功倍,如通过优秀校友指导在校生学习、积极探索学院专业教师和优秀校友的“双导师制”、邀请优秀校友进学校作专业教育宣讲等。二是带学生“走出去”。如何让空中楼阁的理论落地落实,必须带领学生“走出去”,定期走进优秀企业、中小学,现场观摩帮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此外,通过建立优质教育实践实习基地,提高学生对实习实践企业等单位的认同感,锻炼专业实践技能。

此次就业调研活动为促进学院就业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对进一步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加强了与校友的沟通联系,促进了学院校友库建设工作。(撰稿:王玲 摄影:王玲 审核:杨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