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芽》这首短诗很有春天气息,像是个漫步校园有感而发的文艺女生写的呢。”“这首《茉莉三章》用词清新,给人很舒服的感觉,作者应是个心思细腻的男生。”……4月10日 ,人文学院大学生白鲸文学社在教学楼310教室举办了一场匿名评诗会活动。

本次诗会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共收录诗作29篇,其中两篇长诗因记录不便,改为线上欣赏。在社长的主持下,在场20余名社员进行了十分钟左右的集体研读,而后进入自由评论环节,随着越来越多学生的发言,气氛逐渐活跃了起来。
“我很喜欢《江水为邻》、《静夜思》、《叹时》这三首诗,前两首都是情绪到达一个爆发点后喷涌而作,《静夜思》更是有股‘生气’和燃烧自我之感。至于《叹时》,其古风古韵的语言中却隐含忧郁、悔恨之意。”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2021(7)班的曹忆凡开口点评。
话音刚落,汉语言文学专业2020(5)班的薛正阳便紧接着道:“我认为《静夜思》是对经典的致敬,李白诗句的化用,‘枯枝’、‘新芽’的寓意,历史名人事迹的列举,还有最后一节强烈的色彩突显与感情喷薄,均使读者感到冲突和震撼,读来余味悠长、发人深思。只不过第三节突然提及传闻,略显突兀,前后衔接稍有不妥。”随后两人互有对答,一场谈论结束,在场不少学生都鼓起了掌。
临近评诗会的尾声,社团的学生主编评价、总结了所有诗作,社员们对每首诗都进行了匿名投票。《江水为邻》夺得了桂冠,《失眠》、《菩萨为何倒坐》并列第二,《茉莉三章》、《衣不蔽体》均获三等奖。看到评选结果,薛正阳表示,虽然自己很久没来评诗会了,但此次的参与让他有种幸福感,他希望以后能和大家共同进步,一起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谈及匿名评诗会的举办初心时,作为负责人的汉语言文学专业2020(1)班的宁董妍总结道:“‘匿名评诗会’是我们社的传统活动,我们每月都会举办一次,以便大家交流。‘匿名’的形式也是为了让大家抛开杂念,更专注于诗作本身。我们后续也会改进不足,让龙山校区的更多同学们参与进来!”(撰稿:学生记者 韩菲旸 章瑞茹 摄影:学生记者 丁晓婉 金格 编辑:江伟 审核: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