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有视力却不愿与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他们犹如天上的星星,遥远而孤独,一个人在自己的世界闪烁。安庆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一年里免费为自闭症孩子做康复训练,帮助这些“星星的孩子”更好成长。
在每周三和周六的下午,安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为自闭症孩子的康复训练准备着。“这些孩子从市区的启点自闭症学校来,我们的老师和他们学校的领导达成共识,他们每周都会送自闭症孩子来我校进行康复训练。”特殊教育专业2016级团支书朱佳洁说。
周三来到安庆师范大学参加康复训练的是8名12岁以上的“大龄组”自闭症孩子,周六是15名左右的12岁以下的“小龄组”自闭症孩子。在下午两点正式为自闭症孩子进行康复训练前,特殊教育专业的30名大学生会在中午12点30分召开课前会议进行活动安排、人员分组,随后一部分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会到各自负责的教室进行课前热身,而另一部分则会到校门外去接自闭症孩子到训练教室。“以前送来的孩子比较少,我们是一对一辅导,后来越来越多的孩子愿意来学校进行康复训练,于是被送来的自闭症孩子变得多了,我们把个训改为团课,将孩子们进行分组,集中起来上课训练。”朱佳洁说。
“小手,拍拍你的小手,肩膀,拍拍你的肩膀……”在儿歌的伴奏中,特殊教育专业2016级学生胡晴带着自闭症孩子做起了指认身体部位的舞蹈操。“自闭症的孩子认知不是很准确,指认身体部位的舞蹈操是一种认知训练,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同时,也能让孩子们跟着音乐活动一下。”胡晴说。
“苹果在哪里?孩子们我们来寻找苹果。”一间铺满泡沫板的教室里,活动人员领着孩子双膝着地,匍匐前进,朱佳洁位于队首,后面的孩子排成一队,后面的拽着前面的衣服,一列“小火车”开始了“寻宝”的征程。“我们准备了一些玩具,比如苹果、飞机、挖掘机等,在我们匍匐前进的时候让孩子们寻找特定的物品,训练他们的识别能力。”朱佳洁说。
特殊教育专业的指导老师刘文雅是这项实践行动的策划者也是践行者,从最初与启点学校达成让自闭症孩子进大学接受训练的共识,到一年来的亲身实践,带着另3名老师对自闭症孩子进行个别化训练,刘文雅以身作则,对自闭症孩子进行认知、语言交流、社会互动等多方面训练。
“我国的自闭症个体超过1000万,其中0-14岁的儿童超过200万且98%未有效康复,自闭症离我们并不远。”刘文雅说,“这一年的努力我们会坚持下去,希望能尽我们的力量给自闭症孩子带来更多的关爱。”(学生记者 王宏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