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看,快看,这里的小金鱼好漂亮。”“姐姐,我看到小猴子的雕塑啦。”12月2日下午,安庆市菱湖公园里迎来了一群特殊的游客,他们是大学生志愿者和13名残障儿童。在菱湖公园的动物园里,看到活泼可爱的动物,孩子们兴奋地活蹦乱跳。
为庆祝第24个世界残疾人日,安庆师范学院健康之家协会的志愿者和安庆市至爱家园残障儿童康复培训中心的老师、孩子们一起来到菱湖公园,共同牵手带领残障儿童走出学校,走进自然。他们在公园里欣赏美景、游玩娱乐,陪伴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大手牵小手 开心游公园
“哥哥姐姐们来啦!我们出去玩喽!”下午两点多,当安庆师范学院的志愿者们赶到至爱家园时,残障儿童们开心地欢呼着。一些孩子不会说话,就用拍手表达他们内心的兴奋。由于平常大多待在培训中心里,孩子们一直盼着进行一次出游。在老师的安排下,大家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一路上,大家对残障患儿全程实行二对一看护。大学生们始终紧紧牵着孩子们的手。“我们不敢松手,怕他们乱跑或者摔倒。”一位志愿者说,“这条路我们走过很多次,但这一次和孩子们一起我们得格外地小心。”
刚开始,孩子们对外面的街道很好奇,一路上都兴奋地大笑着。志愿者们开心地给孩子们讲解沿途的风景,慢慢地,一些孩子开始哭闹,大家也拿出玩具耐心地哄着他们。当到达菱湖公园时,看到湖里的金鱼,孩子们兴奋得手舞足蹈。面对游动的金鱼,残障儿童丹丹看得出了神,她拉着志愿者的手笑着说:“金鱼,漂亮。”另一个孩子君君对外面的世界则很抗拒,看到一个山羊的雕塑,君君哭着不敢上前,志愿者就带着君君的手一起轻轻地抚摸山羊,“这是可爱的喜羊羊,不咬人的哦,君君别怕。”孩子也慢慢地安静下来。
慢慢地,大家也适应了外面的环境,一路上孩子们排着队,搭成“小火车”逛公园,可爱的模样也吸引了路人的关注。行至体能乐园,老师们放心的把孩子交到志愿者手中,由志愿者带着孩子进行体能训练。平衡木、走拐圈、独木桥,志愿者们不厌其烦的陪着孩子们练习,小男孩君君第一次走木桥时哭着闹着不肯上去,后来在志愿者的鼓励下,走了一遍又一遍。“有些项目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有难度的,但孩子们却能坚持完成,这让我们很感动。每个孩子都在这里得到了快乐,我们也是。在帮助他们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挑战自己。”一位志愿者说。
“今天多亏了这些大学生们。”谈起这些志愿者,至爱家园的院长刘景东赞叹不已。至爱家园位于安庆市大观区,是一家智障儿童定点康复培训机构,现有残障儿童13名,老师6名,这些孩子中,最小的只有3岁,最大的11岁。“安庆师范学院健康之家的志愿者们每周都会来,陪他们做康复训练,教他们做游戏。这群大学生很负责,孩子们也经常挂念着这些哥哥姐姐们。”刘景东称赞说。
做志愿不仅是陪伴 还要用心去引导
安庆师范学院2014级应用心理学专业的钱灿,是健康之家志愿者队伍中的老资格了,也是培训中心残疾孩子们心中亲切的“大哥哥”。大一时加入健康之家协会,到了大二,钱灿选择了留下。“第一次过来的时候,心里其实有点小紧张,因为不知道孩子们到底是怎样的状况。但很快适应了,因为老师和孩子们都很热情,让人感觉很亲切,很快就跟我们玩到了一块儿。”
钱灿也一直在用自己专业所能和这些孩子、父母相处。“我是学心理学的,聊天是我的强项。”在和患儿父母、老师聊天的过程中,他也知道了很多信息,“聊天从孩子的爱好开始,比如她爱看什么动画片,平时表现怎么样,孩子的病因、现状都可以聊。”一位孩子的妈妈说以前孩子不怎么爱动,钱灿就喜欢带着孩子适当做一些体能训练,康复了一段时间后孩子竟然可以与别的孩子一起玩耍了。
“我们与其说在帮助儿童倒不如说是在帮助他们的老师、父母,减轻一点点压力,让他们可以轻松一点。”钱灿说。
从起初活动的参与者到现在的组织策划者之一,钱灿感触颇深。“和这些孩子接触多了,就会觉得自己健康成长是件很幸福的事。”学会珍惜感恩的同时,他也愿意倾注更多心思在这些孩子身上。“智障儿童是折翼的天使,他们会用自己无邪的笑容告诉你什么是至真至善。”如何与这些孩子相处,去做志愿活动,钱灿有自己的理解:“我们要付出真心,志愿者并不比他们高尚,我们不过是在帮助他们的同时帮助了自己。做志愿不仅仅是简单的陪伴,还要用心去引导他们。有些孩子不是真的各个方面都不行,而是有些优势要我们有待我们去用心发现。”
爱心接力 让“折翼天使”不孤单
同样心系孩子的还有更多健康之家协会的老会员们。“我时常想起那些孩子,这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即将毕业的大四学长李先安说。作为健康之家的第一届会长、创始人之一,他对这些孩子有特殊的感情,“我们协会成立的那一年,至爱家园也刚刚成立,我们也是和那些孩子一起成长起来的。”毕业在即,免不了忙碌,但只要有闲暇时间,李先安都会翻翻协会的官方QQ、微博,来关注这些孩子的近况。“有个小女孩我印象特别深刻,喜欢说话,爱笑。每次去都会开心地喊我们哥哥姐姐,昨天看到了她的照片,笑得还是那么灿烂,真好。”
协会一届又一届,志愿者们在不断变,新老更替中,和孩子们的约定却从来没有改变。15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孙润兰进入大学后就加入了这个组织,成了至爱家园新的志愿者。从开学到现在,每周的志愿活动她都没有落下,用心付出的同时,她也有自己满满的收获,“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什么是真正的耐心。”孙润兰说。第一次教孩子读日期时费了好大的劲儿也没成功,老师走过来,托着小孩的下巴,一个字一个字地对口型,不断重复,那孩子果然正确读出来了。孙润兰恍然大悟,是自己读得太快了,即使一字一顿,对他们来说,还是太快。
让孙润兰感动的是有些语言有障碍的孩子经过努力竟然可以完整地唱出一首儿歌,正确地从一数到十,礼貌地说出“阿姨好”、“姐姐好”。“他们大多都很缺乏安全感,只要你牵住了他们的小手,他们便无比信任你,这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是那么的被需要。”孙润兰感慨道,“智障儿童是折翼的天使,他们拥有自己美丽的童话世界。他们会用热情的问候告诉你他们也是乖孩子;不用害怕他们,他们正伸出小手等你,来这儿,他们需要爱,让我们的关怀让他们不再孤单。”
三年只是开始 志愿传递会一直延续
在安庆师范学院健康之家协会,像李先安、钱灿、孙润兰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很多,每个周三的下午,无论风雨寒暑,这些志愿者都会准时出现在至爱家园的孩子面前,来回坐车需要近2个小时,这条路已经走了三年,他们一直坚守着和孩子们的约定。“我们能做的不多,但我们一定会尽我们所能去帮助这些残障孩子。”健康之家现任会长李婷婷说,每次到至爱家园开展志愿服务前,他们都会提前确定活动的主题,策划一次活动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并不容易。
“上一周我们给孩子们表演了小红帽和大灰狼童话故事的情景剧。”李婷婷说,情景剧正常的表演大家都能理解,但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表演者动作必须非常夸张,语言非常简单生动,他们才能看得懂。“这对我们的表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李婷婷笑道,卖力的表演最终获得了孩子们的肯定,看到大灰狼,孩子会害怕地尖叫,遇到小红帽也会亲切地跑过去拥抱。“这些活动无形中会提高孩子认识颜色,认知事物的能力,大家都想把最好的节目表演给孩子们看,看见他们笑了,我们就会比他们还要开心。”
有的时候和孩子们做游戏时间长了,回学校就会晚,大一的志愿者急着去上自习,就没有时间吃晚饭,但他们从来都不抱怨。“这一点我特别感动。”李婷婷说,“或许这也是因为孩子们的魅力吧,至爱家园就像个充电宝,每次去那里都像给自己充了一次电,无论在学校多累,在那里就精神振奋起来。”
谈到和孩子们的种种,李婷婷总是有说不完的话,不过她也有自己的担忧,“父母老师的陪伴毕竟是有限的,他们总会长大,可社会上并没有太多适合他们的位置。”但很快李婷婷又恢复了希望,“我们做的虽然不多,但这会让我们了解到身边还有这样一群人,同时经过我们的宣传也会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样一个群体,号召更多的有志之士帮助他们。对于我们来说,三年只是开始,志愿传递会一直延续,我们也会一直和他们一起走下去。”(文/学生记者 孙燕婉 图/学生记者 唐兆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