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首页

14个艺术俱乐部展示教学成果

发布单位: 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0-12-25
分享到:

小小培养皿中有奇妙微生物画,纯色底布与染料碰撞形成百变花纹,东阳木雕也能做出居家小物……12月20日下午,作为校园艺术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安庆师范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成果展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

扎染、东阳木雕、望江挑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绝活”齐上阵,加上书签定制服务和中国结制作体验,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了非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逢考必过”“来日可期”“狂吃不胖”……整个展区中最热闹的要数邓石如书法班展区,展台前摆放着各式书写着定制祝福的书签。古色古香的样式与流行祝福语的结合颇受学生们欢迎,前来欣赏书法作品、排队选购书签的学生络绎不绝。应用心理学专业2020(1)班的邓民涛定制了一枚写着“中考加油”字样的书签,他说:“想把这份特别的礼物送即将中考的弟弟,希望能够激励他努力学习。”

想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吗?木梳、雕花小挂件,一件件都由手工精心雕刻而成,“非遗不是高高在上的,只有接地气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非遗手工技艺,学前教育专业2019(3)班的陈琦介绍着木雕制作过程中的“打胚”环节,“‘打胚’是制作木雕最基础的工序,简单来说就是在木头上勾画好图案后,打凿出木雕外部的大致轮廓。”她坦言,“从开始不敢下手‘打胚’,到慢慢熟练地雕刻出成品的那一刻,感觉比中了奖还开心。”

在中国结文化饰品俱乐部展区,学生们不仅能欣赏吉祥结、团锦结、琵琶结等多种复杂精巧、五颜六色的结绳工艺作品,还可以参与DIY制作体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9(1)班的陈茜也加入了DIY结绳的队伍,试着学习编制结绳,“传统艺术博大精深,想要学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在俱乐部成员的指导下,陈茜把手中原本一团糟的绳子编制成了精美的结绳饰品。她开心地向朋友展示她亲手做好的中国结,“学姐们都十分耐心地指导我们,加上不断地尝试才做出了这个比较满意的中国结。”

你见过微生物艺术画吗?除了传统手工艺,科技与美术也能擦出不一样的火花……“哇,好神奇啊!”看到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培养皿,学生们都十分好奇。由“五星红旗”“长城”等元素组成的一幅题为“全面小康”的卡通画更是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凑近仔细观察后才发现其中的“玄机”——培养皿中的画是由不同菌种在特定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创作出来的。

“我们希望通过艺术展的方式为大家提供体验艺术课程的机会,让大家近距离感受科技之美、非遗之美、手工文化之美。”活动负责人舒海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共艺术教育成果展是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能够增进学生们对艺术文化的了解,激发同学们参与艺术学习的热情。(撰稿:马一丹 吕雨辰 摄影:余瑞阳 审核:陈东)

 

 

菱湖校区:

安徽安庆菱湖南路128号
邮编:246011

龙山校区:

安徽安庆集贤北路1318号
邮编:246133

版权所有:安庆师范大学    皖ICP备16009723号   皖公网安备 3408032000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