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我校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云计算应用微专业第一期结业典礼在安庆市筑梦产业园顺利举行。28名结业学员签约入职安庆安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标志着学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近年来,学校持续强化现代产业学院内涵建设,认真做好微专业(卓越工程师班)的设置与管理,积极构建校企“联合招生、资源共建、成果共享”的人才培养共同体。本次云计算应用微专业建设项目始终坚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通过校企深度合作课程教学,为云计算、大数据等区域相关产业输送具备实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产教融合 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云计算应用微专业的设立源于对产业需求的深刻洞察。学校与安畅网络深度合作,将企业真实业务场景嵌入微专业课程体系,确保教学内容符合行业发展需求。校企双方共同设计的课程涵盖云计算架构设计、云应用等核心领域,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面企业实际需求。这种“产业需求牵引教学内容”的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为学生搭建起直通职场的“快车道”。

校企共建 强化“双师”课堂与实战实训
校企双方打破边界,积极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安畅网络选派资深工程师与校内教师联合授课,将企业实战经验深度融入理论教学。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云计算技术原理后即进入企业实训基地,并参与数据中心运维、云平台部署等企业真实项目。这种“学中做、做中学”模式,让学生快速完成从知识积累到能力培养的有效跨越。学生表示,在学校与安畅网络合作的项目实践中学会了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贯彻OBE理念 强化成果导向
云计算应用微专业建设项目全程贯彻OBE理念,以学生最终能力达成度为核心目标。校企联合制定培养方案,明确“掌握核心技术+具备职业素养”的双重要求。通过阶段化考核与反馈机制,实时跟踪学生学习成效,动态调整教学策略。结业考核采用企业真实项目答辩形式,由校企专家共同评定,确保学生能力符合行业用人标准。这种以成果导向的过程管理模式切实提高了人才培养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就业闭环 实现结业与就业无缝衔接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项目构建了“实战考核-就业推荐”的闭环机制。结业考核优秀的学生可选择入职安畅网络,实现“结业即就业”。企业通过实训期间的持续评估,提前锁定优秀人才,降低招聘及岗前培训成本。此举不仅为学生打通了职业发展通道,也为企业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技术人才来源。在云计算应用微专业第一期学员中,来自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法语等5个专业的28名学生以优异成绩通过考核并入职安畅网络。

模式升级 从试点到示范
作为我校首批校企共建的微专业试点项目,此次云计算应用微专业实践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本。学校计划与安畅网络深化合作,扩大专业覆盖范围,推动课程资源开放共享,力争辐射长三角地区有关高校。安庆市人才集团负责人指出,该模式通过“校政企联动”,为地方数字产业生态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有望成为区域产教融合的标杆工程。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协同各相关行业头部企业,探索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撰稿、摄影:程和侠 编辑:江伟 审核:吴海峰 潘锦云 赵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