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社会学院分团委在校团委和学院党总支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生为本,创新举措,求真务实、积极探索,严守“知行合一,德识双修”的院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突显各专业特色,突出学院文化,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搭建完善的实践平台,不断推进团学工作的发展。
知是行之始——加强学风建设 创新育人手段
读书工程系列活动是人文与社会学院的品牌团学活动,通过推荐大学生必读书目,指导学生撰写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开展“读在寝室,说在教室”读书分享会、“书香班级大比拼”等方式,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提高青年学生文化素养,并将优秀作品集结成《书香中的成长》、《人文视野》和《文史风》等文集文汇。

学院重视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我院学生在校国学知识校园越野赛和国学知识竞赛中连年夺冠。注重培养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高度重视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继2017年首次获得普通组(本科)一等奖后,人文与社会学院已经连续二届荣获安徽省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展现出了人文与社会学院历史学专业学生在教学技能方面的卓越风采。
狠抓课堂考勤、指导实习实践、鼓励科研创新、严肃考试纪律,落实学业预警,开展“优良学风班”评比活动,人文与社会学院把学风建设落实到每一个细节,多措并举,潜心育人,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了“热爱学校、尊敬师长、关爱同学、潜心读书” 的良好学习风气,学院连续多年的四六级通过率、教师资格证考取率,考研录取率在全校名列前茅。
行是知之成——发挥专业优势 拓展实践平台
2015年,学院在原有社会工作实验室、青少年成长与发展援助服务中心、青年社会工作者协会的基础上,登记注册了安庆市惠风社会工作服务社、安庆市宜秀区惠群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等社会团体,为学生提供校内实践平台。

为培养广大团员青年的创新实践能力,学院团委组织最优秀的专业教师队伍,指导学生申报“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和“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2014年以来,《抗逆力:散居孤儿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候鸟安全卫士》、《“阳光中途之家”城市边缘青少年社会发展中心》等学术作品和创业项目连续5年获得国家银奖、安徽省一等奖等成绩。

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安徽省“脱贫攻坚”第三方项目中,志愿者们充分利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高效率、高质量的开展工作。多年来,学院团委以服务农村广大民众为宗旨组织开展“晨曦志愿服务”、“金城养老志愿服务”等一系列志愿实践活动。多年来,学院广大学生干部和团员青年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足迹遍布全国上百个县市,受到了各政府部门与民众的一致好评和社会的广泛关注,2018年9月,中国教育报发表了《一个边缘专业的社工情怀》,报道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社会实践的优秀成绩。

知行合一结硕果——团学工作尽显风采 文体活动百花齐放
人文与社会学院团委沿袭“一个专业打造一个品牌活动”的工作思路,精心设计并组织开展了以历史学、社会工作、文化产业管理三个专业为载体的传统文化知识大赛、社会工作文化节和文创设计大赛等专业特色活动,广大学生热情参与,深受欢迎。
学院团委、学生会、各班级团支部工作扎实,在校多次团学工作考评中成绩优异,在“我与改革共成长”、“百佳团日活动”等多项活动中获得优秀组织奖,同时2017级历史学团支部荣获“安庆师范大学魅力团支部”荣誉称号。
“浪淘沙”文艺晚会、“读书工程”系列活动已成为深受全校广大师生好评精品活动,在足篮排联赛和校运动会等体育竞赛中,学院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参与,顽强拼搏,连续多年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荣誉称号。

在国家、省级、校级团学活动的舞台之上,人文与社会学院学子屡创佳绩:2016级历史学沙浩冬同学荣获第九届安徽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第二届和第五届安庆师范大学“子衿杯”国学知识竞赛中,学院团队分别摘金夺银;藕园、陶莉莉等一批优秀学生,先后获评安庆师范大学“优秀青年”和“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
读书心存志远,实践悟出真知,在成绩中积累经验,在征途中砥砺前行,人文与社会学院团委将加大各项工作力度,拓宽渠道、提高水平,和广大青年学生一起,在奋斗中绽放青春的光芒,谱写学生工作新篇章。(人文与社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