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从安庆到合肥再到芜湖,三所高校,合肥幼专、安徽建筑大学和皖南医学院三所高校,2000多名师生享受到了安庆师范大学送来的黄梅戏盛宴,所到之处好评如潮。

5月13日晚,“2016年高雅艺术进校园——安庆师范大学大学生黄梅戏艺术团专场演出”在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拉开了序幕。
“飘飘荡荡天河来,天河如带白浪飞,姐妹七人鹊桥上,要把人间看一看……”身着彩服的七仙女一出场便引得观众阵阵叫好。其后上演的《忆十八》选段,表演者将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后归途时的喜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挡马》里的杨排风一亮相,英姿飒爽的身段,铿锵有力的唱腔,顿时让人热血沸腾。《斩娥》带来的凄惨悲凉、《拾玉镯》体现的活泼俏皮韵味悠长、《投江》渲染出让人潸然泪下的氛围,一幕幕精湛的表演,一声声婉转的黄梅调,带着现场的观众在黄梅戏艺术的世界里驰骋。而黄梅戏艺术学院15级表演班的群舞《袖舞蹁跹》作为三场演出中的谢幕节目,总会带来全场的高潮,其丰富的袖技变化和富有韵律感的鼓点相结合,更是给观众带来一场华丽的视听盛宴。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老师曹玲特地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听黄梅戏,“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喜欢黄梅戏,趁着这次活动,带他来接受一下传统文化的熏陶。”黄梅戏经典折子戏《三两劝廉》通过移植改编后大放异彩,随着剧情的进展,观众深深地沉浸在姐姐慷慨激昂劝谏弟弟李凤鸣为官清廉的故事里。皖南医学院14级法医学专业的卜昕晨看完表演后感到很震撼:“这次黄梅戏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让我对黄梅戏有了新的见解,原来黄梅戏对我们年轻人也有很深的吸引力。《三两劝廉》这出戏不仅让我对廉政有所感悟,还让我深深感受到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

15级表演班的演员汪晨晨是个“零零后”。“别看我小,我已经是第二次参加黄梅戏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了。”谈到演出她很兴奋地说,“这两次参加演出都让我很开心,虽然排练过程很辛苦,但是一听到观众的掌声我就有一种满足感。”今年即将毕业的12级黄梅戏表演专业的李环是最后一次参加黄梅戏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了,“这次表演算是对我大学生涯的一次告别演出吧,有点不舍,更多的是感谢,感谢观众的喜爱和包容,感谢老师辛苦的指导,也感谢自己努力的付出。”黄梅剧艺术学院的副院长杨瑾作为此次演出的指导老师,在看完我校大学生黄梅戏艺术团最后一场演出后表示:“很心疼参加演出的学生们,演出取得这么大的成功离不开他们的努力。黄梅戏高雅艺术进校园很好地推动了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也锻炼了学生的表演功力。让黄梅戏得到更多的人喜爱和传承,我觉得这次演出我们做到了。”
以“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为主题的“2016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是国家教育部、文化部和财政部的重点工作,旨在引领青年学生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满足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学生记者 彭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