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首页

50名大学生放下手机参加“阅读马拉松”

发布单位: 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7-12-19
分享到:

冬日里一束暖阳照在龙山校区图书馆一楼的书桌上,50名大学生陆续来到图书馆,他们都端坐着等候书籍的分发。12月17日,由校党委宣传部、学工部联合主办的安庆师范大学首届“阅读马拉松”的活动现场,50名大学生用6个小时的时间现场读完一本书。

“阅读马拉松”非速度之争

“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快餐式’的生活不免让我们失去了一些细节中的美好,例如纸质书籍的油墨之香和捧一本沉甸甸的书的满足。”活动负责人黄振君表示,新媒体中心举办“阅读马拉松”活动就是想培养同学们阅读纸质书籍的自觉性,在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同时提升文化修养。

主办方制定了一套比赛规则,限定学生在6小时之内读完一本严复译著,读完书就在指定区域答题,答对一题为5分,读书用时减去答题分数,即为最后得分。“虽然我们会用答题的分数作为比赛成绩的衡量标准之一,但是我们更注重的是阅读的质量,我们会定时观察学生的读书状态,查看学生的读书用时,并做好相关记录。”

抛弃电子书尝试阅读纸质书

环境科学专业2016级的刘华兵平日里非常喜欢阅读电子书,“我每次的阅读时间基本上不少于一个小时,有的时候躺在床上看电子书,手机也忘了充电,看到手机关机为止。”电子书阅读比较方便,但是刘华兵觉得纸质书更有利于深层次阅读,“这次学校新媒体中心举办的阅读马拉松活动让我感到很惊喜,我想通过这次活动好好体验阅读纸质书的氛围,让自己以后更有耐心阅读纸质书。”

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只阅读了三页书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一学生王婷的真实状态,“虽然听起来很耗费时间,但是我很满足,因为我今天真正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而不是翻翻电子书消磨时间。”王婷说她一段文言文必须读两三遍才能读懂,虽然很累,但是读懂之后很有成就感。

本次书籍的推荐者是传媒学院的雒有谋博士,“我选择推荐一本人文社科领域的经典必读书目给大家,书籍不厚,但是有些难懂,需要学生细心阅读,耐心消化。”他表示,本次读书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同学们阅读的自觉性,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而非这本书本身带来的收获,因为书中的精华还需要学生花更多的时间慢慢吸收和消化。

用290分钟读完一本书

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身边的同学一个接着一个离开,阳光也从图书馆的书桌上渐渐消失,而社会工作专业2015级的吴雨晴依旧坐在座位上读书。当所有人都离开了,她一个人还在现场安静地阅读了一个多小时。

吴雨晴阅读了近五个小时才答题离开,离开时还在“啃”手里拿着的书。吴雨晴说自己读书时的心态变化还是蛮大的,刚开始和平时读书一样,享受每一句的阅读和思考,后来好多人走了,想起来阅读有时间限制,就加快了阅读速度。当只剩下自己的时候,她犹豫是坚持读完还是放弃,最后选择了读完。“理论性太强的书籍看起来很有难度,非常锻炼思维能力,能读透这样的书比读透几本文学小说更能提升自己,我不会一味追求速度,我想细心读完一本好书,所以我选择把书带回去继续读。”

“学生阅读结束并且答完题之后,无论成绩高低,每个人都能把书籍带走,拿回去慢慢阅读。”黄振君说,几个小时没有办法让学生吸收消化一本书的精华,赠书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较长”时间的阅读,激发他们长期的阅读欲望。

“阅读马拉松活动非常棒,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读书,从而有这样一次与众不同的阅读经历,让我很满足。”吴雨晴说自己今年大三了,比以前更忙了,读书的时间明显少了很多,所以想借着这次机会暂时丢掉其他事情静下心读一本好书,充实自己。(文/学生记者 汪艳    图/学生记者 刘敏)


菱湖校区:

安徽安庆菱湖南路128号
邮编:246011

龙山校区:

安徽安庆集贤北路1318号
邮编:246133

版权所有:安庆师范大学    皖ICP备16009723号   皖公网安备 3408032000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