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学校的安庆师院赋不仅仅文字写得好,而且书法作品也相当好,可以说是书文俱佳、珠联璧合!”11月18日上午,在庐江二中举办的《吾皖名校赋》优秀作品集首发式上,安徽《教育文汇》主编卢光阳对校党委宣传部的陈东老师如是说。
当天上午,庐江二中彩旗招展,欢迎省内名校来宾的横幅悬挂在校园各处。鲜花,歌声,掌声,以及数千名学生整齐靓丽的衣装,将塑胶运动场扮成一个欢庆的海洋。在这里举行的是《吾皖名校赋》优秀作品集首发式暨优秀书法作品展览仪式,我校校报编辑部主任陈东和石云孙老教授撰写的《安庆师范学院赋》在这次活动上精彩亮相。
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吾皖名校赋》优秀作品集,共收录了全省大中小学的36篇赋文和书法作品,其中本科高校7所。本次活动由安徽省教育宣传中心、安徽省教育信息中心主办,《教育文汇》杂志和安徽教育网承办。
《吾皖名校赋》征稿启动于2010年5月,旨在展示安徽众多名校的时代风采,总结名校丰富的办学经验,传播名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宣传名校丰硕的办学成果,发掘名校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校园文化精髓,颂扬名校名师的创新奉献精神,加大名校的行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我校接到通知后,高度重视,把《安庆师范学院赋》的撰写作为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任务。党委宣传部决定由陈东同志负责具体的撰写工作。为宣传展示学校文化底蕴,陈东同志精心构思,潜心创作,拿出初稿又几易其稿,反复推敲。为保证校赋内容的像、准、实,他又送请原中文系主任石云孙教授润色。其后,两人又对个别地方反复推敲斟酌,力求赋文既在内容上合情达意,又在语言上典雅优美。
定稿后的《安庆师范学院赋》内容丰富,既清晰地写出了学校一百一十余年的办学历史源流,又书出了学校欣欣向荣的发展现貌、特色和亮点;赋文感情充沛,没有堆砌辞藻,没有刻意用典,文字通俗晓畅,语言典雅清新。《安庆师范学院赋》上报教育厅后,受到安徽教育宣传中心有关负责同志的高度好评,认为是最为出色的作品之一。(党委宣传部)
安 庆 师 范 学 院 赋
陈 东 石云孙
长江北障,天柱西屏,山水相映,人杰地灵。高人过而呼曰:“此地宜城!”①朝旨命安庆于烽火,太守筑城池于清平。名始于宋,省建于清②。得省会之地望,历教育之艰程。教施而敬敷书院树帜,学举而安徽大学诞生。遗址见在,红楼犹存。钟毓秀之灵气,萃人文之精英。硕儒姚姬传两任山长,名臣曾涤生再张院旌③。严复以教育家任监督,朱湘以名诗人就教席。姚永朴以经师讲旧国学,陈望道以先进授新文化。作家郁达夫执教,传实践之经验;学者刘文典掌校,发鸿烈之微精。授课与化成俱进,新学与经典同行。衮衮诸公,四海闻名。百年办学,承书院之良统,发高校之先声,几经更迭,一举改名。夫安庆师范学院者,实皖西南之学府,诚古老而年轻也。
迨及改革开放,百业俱兴。科教兴国,教育先行。乃菱湖区区,难容规模之广;龙山恢恢,足见拓展之胜。党政运筹,全员参评。喜怀宁之同心,赖市府之力挺。扩校大计,终于事成。面积增至一百二十公顷,学生扩至两万三千余名。北倚龙山,南临国道,东与高速相接,西和区府为邻④。师生徜徉,从心欢悦;宾客观览,放眼叹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关山重越,再现祥云。一校两区,格局终定。各显优势,美奂美轮。
美哉,菱湖兮!老区依旧,记忆犹新。书院居而敷教盛,大学建而化育明。既而院系调整,安大分流,或迁其实,或用其名,剩有风物,得守本营。菱香与书声齐扬,百年相续;遗存共新筑并在,一样可铭⑤。
大哉,龙山兮!校容全新,焕然精神。依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走办学特色路,以用为型。硕点新批五科,本科又上一类⑥。顶岗支教,校企合作,“金花七朵”,“青年十佳”,小刘璟拔头筹,大国庆成孝星⑦。齐放百花,总是多赢。四成教育,绽放风采;八字校训,永刻知行⑧。大楼雄立,名师如林。行走于励志桥,仰望于文曲亭。绿阴下,碧水傍,读读书,听听琴,可以长知识,可以陶性情。赏圃中花开艳艳,品木上鸟鸣嘤嘤。逸夫图书馆前,湖中几多潜龙;文渊教学楼里,舌底一样见经。作而请业,趋而过庭,书香飘逸,人气充盈。
是地也,求学问而学进,沐道德而德馨。好雨细润兮,育桃李之有果;振翮高飞兮,感菱山而扬声。
是时也,众虑所归,应是路出漫漫;群心所向,必至日上蒸蒸。歌曰:百年办学兮源流长,菱湖美兮龙山昌,恨笔拙兮难尽述,情满湖山兮意未央。
注:
①东晋诗人郭璞曾登临安庆长江边的盛唐山远眺,曰“此地宜城”,故安庆别称“宜城”。唐朝以前,此地被称为“宜城渡”
②南宋绍兴中,诏改名安庆军,“安庆”名始此。南宋宁宗嘉定十年黄干任安庆知府,始建城池,今市内四方城即其遗踪。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至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安庆为安徽省省会。
③桐城派三祖之一姚鼐曾两次出任敬敷书院山长,前后达14年。后敬敷书院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姚鼐的私淑弟子曾国藩攻下安庆城后,极力恢复安徽文化和教育,他重建了敬敷书院,并制定了种种规章制度,使晚清安徽教育焕发勃勃生机。
④龙山校区北靠安庆名胜大龙山,南临206国道,东接合安高速,西邻宜秀区政府。
⑤20世纪五十年代初,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原国立安徽大学师资、图书等资源为安徽师范大学继承,安徽大学新建于合肥,安庆原校址及建筑为安庆师范学院所有,今校址上犹完存敬敷书院、安徽大学红楼等教育文物。
⑥2011年学校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统计学五学科获得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006年学校开办黄梅剧艺术学院,并于次年开办黄梅戏表演本科专业,2008年又开办黄梅戏编导专业。
⑦2003年,化学专业一个宿舍7名女生同时考取研究生;2003届学生黄金结志愿服务西部,成绩突出,被评为“安徽省十佳青年学生”;在校学生董国庆被评为“安徽省十大孝星”, 是安徽省第四届“十大孝星”中唯一一名大学生“孝星”;2009年,在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外国语学院刘璟同学成为大赛唯一一名特等奖获得者。她从小患脑瘫、2/3肢体萎缩、被称为“安徽张海迪”。
⑧“四成”教育是学校“文化育人”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引导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八字校训为“敬敷、世范、勤学、笃行”。

《吾皖名校赋》优秀作品集首发式现场

《吾皖名校赋》优秀作品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

宣传部孙永玉副部长手书的《安庆师范学院赋》书法作品在首发式上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