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至15日,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估专家组一行莅临我校,对我校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申报工作进行了考察评估。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高开华在评估期间亲临我校,7月14日下午和晚上,高书记分别听取了我校领导和专家组关于基地建设情况的汇报。7月15日上午,高书记出席了评估反馈会,在听取了专家组的反馈意见和我校的整改措施后,发表重要讲话,对我校人文社科基地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出指导性意见。他希望我校人文社科基地能够在出精品力作、科研领军人物、科研模式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引领学科发展、带动骨干队伍、提高研究质量、提供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13日下午,校党委书记赵晓和等校领导亲切看望并接见了评估专家组一行,他对专家们冒着酷暑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感谢。
14日上午,基地评估汇报会在我校龙山校区行政楼大会议室隆重举行。评估组组长、安徽师范大学副校长王世华教授主持汇报会议,专家李霞教授、何根海教授、丁放教授、冯锋教授和省教育厅社政处朱玉华主任出席汇报会。我校党委书记赵晓和,党委副书记、院长汪青松,党委委员、副院长王海燕,副院长张群,党委委员、党委办公室主任刘友忠,学校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文科院系负责人,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学术骨干共80余人出席了会议。

会上,院长汪青松教授代表学校作陈述报告。他指出,皖江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皖江文化,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落实我省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经过多年的建设、探索与研究,皖江文化研究已经成为我校特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我校在皖江文化研究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得到了教育部、财政部、安徽省委、安徽省政府、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安徽省教育厅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研究实力较强,已经汇聚了一支校内外、专兼职结合的研究队伍;经费投入加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4年以来,获得各级各类项目52项,出版著作35部,发表论文144篇,获得奖励10项;社会影响广泛,《安庆师范学院学报》“陈独秀研究”栏目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部分研究成果被《新华文摘》等报刊转载,研究人员7人次作客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中文台,部分成果被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报道。他对评估组专家不顾天气炎热前来我校指导工作表示感谢,希望专家们对我校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促进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更上一层楼。
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朱洪教授作了论证报告,查昌国、方锡球、董根明教授从黄梅戏、桐城派和皖江名人三个研究方向作了陈述报告。随后,三个方向的负责人回答了专家的提问。汇报会结束后,专家组考察了龙山校区与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有关的办公设施、图书资料室和黄梅戏艺术剧院等地。
下午,专家组在红楼大会议室召开管理人员、学术骨干座谈会,安徽师范大学副校长王世华教授主持汇报会议。相关部门负责人及皖江历史文化研究学术骨干回答了专家的提问,座谈会持续2个多小时。座谈会结束后,专家组实地考察皖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图书资料室和黄梅戏研究所、红楼和敬敷书院。

15日上午,专家组在红楼大会议召开反馈评估意见大会,院长汪青松教授主持会议。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高开华,我校党政领导赵晓和、汪青松、时新中、王海燕、殷红、闵永新、张群等出席会议。
评估组组长、安徽师范大学副校长王世华教授代表专家组提出反馈意见,王海燕副院长代表学校作了表态发言。
汪青松院长代表学校,感谢高开华副书记亲临我校指导工作。他指出,高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对我校今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汪院长还对专家组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他表示,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中心的发展规划,整合研究队伍,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加强检查,尽快推出标志性成果,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