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6点起床去教室自习写代码,晚上10:30回寝室再继续看书写文档。这种状态持续了章海燕大二的整整一年。
从一开始进入大学的什么都不懂,到获得第三届“互联网+”国赛三等奖、NEXT IDEA“智能硬件”国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大赛全国三等奖、首届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安徽省冠军……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2014(2)班的章海燕说,“踏实”两个字是她取得所有成绩的关键。

老师是人生重要的指路明灯
今年大四的章海燕已经拿过数不清的奖项,而谈到对她实践影响最大的人时,“老师”两个字脱口而出。
不同于一般女生,章海燕非常喜欢数学,她说自己数学比较突出是因为高中遇到了好老师,也是因为数学,自己选择了物联网专业。“大学里对我影响非常大的还是我们院的老师们,一开始我们写代码做程序,什么都不懂,经常深夜一两点问老师题目,但没过一会就能收到老师的回复。”尤其是参加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大赛时,差不多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去准备,每天待在实验室,先是写文档,一遍遍的修改完善,直到最终完美呈现。“你用心去做的一件事,终于看到了回报,那种感觉真的非常棒。”章海燕说。
“临危受命”的班长
“我学的是理科专业,班上男生比较多,记得刚刚大一的时候班级纪律并不好。”章海燕说全班48个人,只有13名女生。男生多的班级管理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经常有人逃课,尤其是天气恶劣的时候,大家都不想出门。但是章海燕觉得班级是一个整体,我们应该更团结有凝聚力,而不该是现在这个样子。
大二班干换届时,章海燕积极竞选了班长的职位,立志把班级学风变好。“我觉得我是个还算严肃的班长,不会给任何人开后门,而且对于纪律、逃课这块尤为上心。”章海燕回忆到,一开始还经常有同学逃课,她就一个一个给他们打电话,叫他们过来上课。“其实大部分人都不是真的不想上课,他们就是缺少人监督,因为每次我一打电话他们就立马来了。有时候有同学是真的有事不能来上课,我了解情况后也会帮他们请假,这样也给老师留个好印象。”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二期末考试,全班只有两个人不及格,刷新了历年新高,老师同学们纷纷对章海燕这个班长竖起了大拇指。
学习,永远不该停下脚步
不同于高中,大学的学习更多靠的是自觉,于是很多学生习惯于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章海燕说她则是每节课都会认真听讲、做笔记,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所以每到考试一点也不慌张。“而且我特别喜欢数学,这一点也给我考试加分不少,很多人都怕的高数,我却可以学得很好。”章海燕说。
出生在普通家庭的章海燕从小就承载着父母的很多期望,“我家条件并不好,所以爸爸妈妈都希望我在大学好好努力,可以继续考研。”今年大四的章海燕也正在为考研而奋力拼搏。“父母文化程度都不高,但是却给我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章海燕说起妈妈对爷爷的孝顺,在爷爷生病时立马把他接到身边照顾,这点让她非常动容。“我爸我妈并不会跟我说什么大道理,但是他们会自己做得我看,‘无论做什么都要踏实’,这是我父母告诉我的,也是我一生的至理名言。”
未来还长,学习也会一直进行到底。章海燕表示:手握着父母给的“宝典”,以后也会以更好地成绩回报父母、回报母校。(学生记者:李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