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首页

我校青马学员在就业创业见习中创先争优

发布单位: 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0-08-15
分享到:

8月10日,我校大学生“三下乡”就业创业见习服务队赴安徽青园集团为期一个月的就业见习活动圆满结束。一个月时间里,我校十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学员在校团委副书记刘燕老师、朱新华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在青园集团农机五金机电城营销招商中心、青云青贸江淮汽车4S店以及地产事业部进行了就业创业见习实践活动。

在学习中迎接挑战

“我们经常跟着青园集团的专业人员学习房地产知识,如房地产项目开发成本、分类及环节等,学习的同时也加深了对青园的了解,更知道了创业的艰难。”葛婷婷微笑着说,她被分在农机五金机电城营销招商中心见习,“学校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机会,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多学点东西。”

“公司对我们进行了培训,主要是关于江淮汽车的知识,对汽车销售售后流程,企业管理模式,运营方式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是为以后就业奠定基础。”桂尚书在青云青贸江淮汽车4S店见习。

这些知识与他们在学校里的所见所闻相差甚远,却与他们日后的创业就业密切相关。我校与青园集团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不断拓宽领域,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多方面有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在青园的学习是一种挑战,在挑战中让实践成员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企业的理念、模式对于我们来讲都很陌生,我们必须通过学习来填补这片空白,也渐渐意识到了在学校学习中的不足,回去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来提升自己。”青云青贸江淮汽车4S店见习生马小云说,“我们以后面临的挑战还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青园人的言行举止、处事方式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在实践中检验自己

“这些大学生都比较踏实,肯吃苦耐劳。”青园集团人事部叶张 总经理这样评价见习的学生们。实践成员们的学习和培训都是为了更好的投入实践,通过实践来发现不足,提升自己,总结经验,为创业就业做好准备。

曹润洁说:“我们要外出跑市场,去了华中路、宜城路,光彩一到四期每条街,对相关行业宣传青园农机机电城的招商情况,与商家打交道,开始经常受到别人的冷言冷语,后来调整心态,就坦然接受了。”她被分在营销招商中心,是党小组的组长。“大家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承受了很大压力,但无论怎样都要坚持。不抛弃别人,不放弃自己,党小组是队伍的标杆,更不能轻言退缩。”

这次见习活动大部分时间是让学生们自己去介绍招商情况,去见客户,去宣传江淮车。高温是对他们的考验,沟通技巧是对他们的考验,做出效果更是对他们的考验。让他们在实践中检验自己。

“每天顶着大太阳出门,发传单,还要口头介绍。眼睁睁看着宣传单被扔到地上、垃圾桶里。口头介绍更难,很多人态度都不好,次数多了,自己也摸索出了方法,根据遇到的不同人采取不同的方法,沟通能力倒是提高了,公司也说效果比预期的好。”青云青贸江淮汽车4S店见习生张丽华说。

在提升中努力奋进

在青园集团举行的欢迎仪式上,校团委副书记刘燕老师要求团队每位实践成员要站在“校企协作”的高度来认真对待这次见习活动,严格按照学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坚决服从企业的管理,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虚心学习,努力实践,珍惜机会,扎实做好每一件事,真正的融入到企业中去。

实践成员们根据刘书记的要求,将理论与实际相合,在学习中大胆实践,在实践中加强学习。正如青园的核心理念所诠释的那样:“说到做到,严己宽人,只有功劳,没有苦劳”。

“我平时在学校里也会帮院系老师和团委老师整理资料,到了这里都不一样了,我只好边学习整理的技巧边运用于实践,全面提升自己,努力进步。”地产事业部见习生王书生说。

“我深刻体会到了安徽青园集团的经营理念,学习到了企业的先进文化,‘简单开明,勤劳朴实,止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深深的影响了我。”营销招商中心见习生张燕说道,她和葛婷婷、曹润洁三人积极参加青园集团午间论坛活动,并和青园集团其余四名员工一起表演了舞蹈。

“我进一步领会了从基层做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一个月的实践将为自己今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自己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树立了继续前进的信心。”青云青贸江淮汽车4S店见习生邵言龙感慨的说。

在欢送会上,青原集团董事长叶青对见习学生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这些学生能吃苦耐劳,在企业这个与学校截然不同的舞台上,他们做得很好。服务青年就业创业也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会继续加强和学校的沟通,让就业创业基地发挥实效。”

2009年8月,我校团委副书记刘燕与青原集团人事总经理叶张青共同为我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揭牌,青园集团创建“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是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一个重要平台,我校将有更多的学子在这个平台上不断汲取养分,努力奋进。(学生记者 黄郡)

菱湖校区:

安徽安庆菱湖南路128号
邮编:246011

龙山校区:

安徽安庆集贤北路1318号
邮编:246133

版权所有:安庆师范大学    皖ICP备16009723号   皖公网安备 3408032000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