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至8日,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联合校医院开展了“自救互救,e护平安”应急救护技能培训活动,50名学生参加了救护员培训,100名同学参加了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器专项培训。本次培训聚焦校园常见应急场景,以实用技能为核心,让同学们在理论学习与实操演练中掌握救命本领,为平安校园建设注入坚实力量。

培训内容紧密贴合校园生活实际需求,重点围绕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两大核心急救技能展开。活动创新采用“线上理论预习+线下实操演练+分组互动练习”的多元化模式,确保培训效果直达人心。实操培训前,学院通过线上学习平台推送应急救护理论课件、教学视频等资料,让同学们提前熟悉急救原则、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为线下实操打下扎实基础。

线下培训现场,校医院的专业救护师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为同学们带来了生动详实的讲解与演示。救护师们从应急救护的基本原则入手,着重强调了心跳呼吸骤停后的“黄金4分钟”救援时间的重要性,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及时有效的急救对挽救生命的关键作用。在心肺复苏实操演示环节,救护师细致拆解了判断意识、呼救、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每一个步骤,对按压深度、频率、呼吸节奏等技术要点反复强调、亲自示范。在AED使用教学中,救护师详细讲解了设备启动、电极片粘贴、故障处理等关键操作,消除了同学们对专业设备的陌生感和畏惧心理。
演示结束后,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练习,救护师们穿梭在各小组之间,一对一进行指导纠正。大家踊跃参与、相互配合,近距离观摩操作细节,反复练习动作要领,从最初的生疏犹豫到逐渐熟练规范,切实实现了从“理论知道”到“实践会做”的跨越。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同学们主动提问交流,针对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救护师请教,确保每一个人都能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这次培训真的太实用了!以前总觉得急救是专业人员的事,通过学习才发现,掌握心肺复苏和AED使用技能其实并不难,关键时刻却能救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23级3班刘远在培训后深有感触地说。
此次应急救护技能培训,有效填补了同学们应急救护知识的空白,提升了大家应对突发状况的自救互救能力,进一步强化了校园安全防护网络。后期,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将持续把安全知识培训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体系,通过常态化开展相关活动,让更多学生掌握安全相关技能,引导师生树立安全防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共同营造安全、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撰稿、摄影:刘静 舒智超等 编辑:田梦甜 审核:肖之进 赵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