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菜洗菜、清洁地面、回收餐具……近日,人文学院联合基建与后勤管理处在敬敷食堂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40余名学生在真实劳动场景中亲身体验,感悟劳动价值,增强责任意识。
活动前期,活动负责人,劳动实践教育指导教师潘源与食堂负责人密切对接策划,将志愿者分为原料准备、桌椅擦拭、餐具清洁三个小组,并安排食堂员工全程指导劳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提前到岗,认真接受岗前培训,穿戴好工作服,迅速投入各自岗位,处理食材、回收并清洗餐具、清理卫生死角,大家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项任务。
为了保证绿叶菜的食用卫生,后勤备菜员工陈阿姨为学生们演示“清洗—浸泡—再清洗”的循环清洁流程,让大家直观看到食材从“备菜”到“上桌”的安心环节。2025级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3)班鲁紫盈在实操中总结出择菜要“轻捏慢撕”的秘诀,她感慨道,“原以为择菜很简单,没想到也有着‘保新鲜、不浪费’的大学问。”
“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通过亲历劳动过程,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潘源在劳动实践活动开展前,面向参加实践的学生讲述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他希望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劳动中,不仅学会技能,更读懂劳动背后的责任与价值。
人文学院以校园“微岗位”为实践平台,持续拓展劳动教育的内容与形式,通过“劳动育人+服务育人”的沉浸式体验,落实“五育并举”,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撰稿:孙心怡 庞妮 摄影:袁沁悦 张子昱 编辑:田梦甜 审核:方蓬 赵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