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首页

【三下乡】“青·行知”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智迁引擎”暑期实践团赴安徽安簧机械有限公司开展社会实践

发布单位: 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5-08-13
分享到:

近期,“青·行知”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智迁引擎”暑期实践团队走进安徽安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为期两周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深入生产一线,在机床的轰鸣中触摸工业脉搏,以专业学识助力企业智能制造升级,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夯实基础,锚定实践方向

实践伊始,团队成员便与企业技术团队展开紧密对接,围绕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痛点与实际需求展开深入交流。他们穿梭于生产车间的各个角落,细致勘察设备布局,精准记录各环节的生产流程与设备参数,为后续系统部署筑牢前期基础,确保实践工作靶向发力、精准落地。

深耕生产环节,践行专业使命

在铝合金压铸生产线,成员们得以近距离观摩汽车转向节从压铸、X光检测到激光打标的完整成型过程。“转向节作为汽车转向系统的关键部件,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我们研发‘智迁引擎’视觉大模型就是为了完善这个产品的缺陷检测体系,守好安全关。”团队负责人、2023级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1班谢远卓的话语让同学们对社会实践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实践团成员兵分多路,全身心投入到各项实践工作中。在过滤网质检环节,他们部署调试了过滤网可视化质检系统。该系统借助先进的图像识别技术,能够实时、精准地检测出过滤网存在的缺陷,有效替代了传统的人工目检方式,不仅大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更显著提升了质检的精度与效率。在压铸机旁,团队成员轮流上阵操作设备,亲身感受压铸的每一个具体流程。“一个小小的过滤网,对铸造件品质好坏的影响是很大的。”202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3班孙烁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生产细节重要性的认识。X光探伤区里,在工程师的悉心指导下,成员们熟练操作工业X光机,专注检测转向节内部的缺陷。“屏幕上的灰色阴影就是材料内部的气孔或夹杂物。”202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4班秦俊杰对着检测图谱,向队友们细致讲解着检测结果,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得到了充分运用。

追溯体系落地,彰显智能活力

激光打标区同样是实践团忙碌的身影。成员们积极参与到转向节信息追溯系统的建设中,认真编程调试激光打标机,为每一件合格产品刻上包含生产日期、批次号等信息的专属“身份证”。与此同时,他们还完成了对二维码溯源系统的调试与试运行。这一系统为产品赋予了唯一的身份标识,成功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的数据追踪与质量责任溯源,让“工业4.0”的智慧光芒在生产一线闪耀。“每个编码都关联着完整的生产数据,这就是工业4.0的缩影。”谢远卓边操作边向同伴解释,眼中闪烁着对智能制造的向往与自信。

“同学们在实践中展现出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令人欣慰。这次社会实践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时代使命,也让车间真正成为锻造新工科人才的实战熔炉。”实践团指导教师说道。

通过这次实践,同学们不仅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成功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更在产业一线真切感受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时代浪潮与使命担当。未来,“智迁引擎”实践团将继续深入制造业前沿,用专业所学服务企业生产,让青春在建设新时代的征程上绽放出绚丽之花。(撰稿:聂佳欣 谢远卓  摄影:孙烁 谢远卓 聂佳欣 李鑫    编辑:田梦甜   审核:肖之进  赵丽丽 )

菱湖校区:

安徽安庆菱湖南路128号
邮编:246011

龙山校区:

安徽安庆集贤北路1318号
邮编:246133

版权所有:安庆师范大学    皖ICP备16009723号   皖公网安备 3408032000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