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经济与管理学院“江淮垄治粮安”暑期实践团赴黄铺村聚焦“小田变大田”土地整治及减灾防灾工作开展实地调研。实践团队通过与村干部深度访谈、和村民围坐交流、深入田间地头考察等方式,全方位探究土地整治对农业生产、乡村发展的实际影响。

在村委座谈会上,黄铺村党委副书记王景申结合26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向实践团介绍了推进“小田变大田”的思路与实践路径。他指出,要依托“双联系户”机制逐户宣讲政策、细算收益;先期打造示范田,以实际成效打消村民顾虑;在处理田界纠纷时,严格遵循“同增同降、平均分配”原则,确保公平公正。抓住“民心、试点、公平”三大着力点,是推进“小田变大田”的重要路径。
实践团深入整治后的农田片区,实地查看田块整合面貌。连片的大田取代了零散的小块田,田埂整齐划一,灌溉沟渠连贯通畅,农机道路直通田间地头。团队成员们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村民反馈,并走访了村农机合作社和种植大户,了解规模化种植带来的生产变革与效益提升。
此次调研团队同步开展“百校千镇万村”大学生乡村振兴大调研活动,深化了对农业政策落地实践的理解。下一步,团队将系统总结调研成果,聚焦安徽省“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目标与农业科技创新等重点任务,提出团队的优化建议,以青春智慧助力筑牢“江淮粮仓”。(撰稿:曹沛怡 摄影:储俊 编辑:田梦甜 审核:刘燕杰 赵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