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至6日,我校举办了第40届田径运动会。运动场上的比拼精彩万分,总能吸人眼球、引人注目,但在运动场外,却很少有人注意到那些默默工作的幕后人员们。他们没有靓丽的光环,用匆忙的身影绘成了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不惧日灼 公正裁判
早上六点半,当太阳才刚刚升起的时候,体育教育专业2018(2)班的张富磊早已身着红色裁判服,在南田径场上安放比赛器械,为当天的裁判工作做准备。

“白天太阳很大,每晚回寝后衣服上总会拧出一滩水。”张富磊说,白天阳光刺眼,但是作为裁判,为了比赛公正,他会睁大双眼监督每一场赛事中是否有出现违规现象。“眼睛经常酸疼,长时间站在阳光下,肤色都感觉黑了几度。”

三天内,张富磊同其他140余名裁判一起努力主持着每一场比赛,用他们的行动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场精彩且公平的比拼。“我最怕遇到长跑比赛,既要受到暴晒也要面临口渴的打击,有点令人难熬。”他说,这几天的裁判经历虽然很累,但是心里却很快乐,每当看到观众们脸上的笑容和呐喊时,他们心中都会涌现几分自豪感。
肩扛相机 手握纸笔
“您好,我是校记者团的学生记者,现在方便接受采访吗?”
“不好意思,借过一下,我想拍张照片。”
……
当赛场上进行激烈的比拼时,赛场下总有一群匆忙的身影,他们肩扛相机、手握纸笔,努力记录赛场上的精彩时刻。
“这三天我的微信步数一直是朋友圈的首位。”新闻学专业2020(1)班的丁杰笑道,作为校媒的一名学生记者,在运动会期间他们要比别人打起更多精神,努力做好各项精彩赛事的宣传报道工作,将赛情及时传播给全校师生们。

楼梯上写稿、看台上吃饭、经常穿梭在场内外各地……校运会期间,这是丁杰每天生活的常态。有时为了加急写一篇加油稿,午饭都忘记吃,小腿蹲麻了也不知道。“运动员们在场内很辛苦,作为一名传媒人,我想用我的文字给他们送去一点温暖。”他说。
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
“传媒学院来稿,无论成败输赢,自己尽力就行!” “加油,美术学院的运动健儿们!”……校运会期间,很多人即使在食堂吃饭也能关注到运动场上的赛事情况,这些都是校广播台“播音员”们的功劳。

“一天至少有几百张稿子,每天嗓子都和着火了一样。”广播电视学专业2019(1)班的孟飞说到,作为一名播音员,他们每天从早上七点多开始工作,一连十小时都在进行赛事播报,晚上回寝经常说不出话。
挑选稿件、修改熟读、调整语气……每篇送过来的稿子,他们都会一步步审查,力求达到最佳的播音效果。“我们11名播音员每天都像是在打仗,每一个人都在努力逼着自己激发潜能。”孟飞介绍,今年因为新生热情高,每一个学院通讯员送来的稿件较往年都多了几倍,这也意味着他们中途休息的时间更少了。“虽然很累,但是每天都过得很充实,能够用自己的能力为大家做贡献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他说。(撰稿:学生记者 陈钰辰 应超 摄影:学生记者 房家瑞 刘菁 吴敏雪 郑艺 审核: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