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琼率队赴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开展专题调研,召开“智能新能源材料”微学科建设研讨会。

吴琼一行深入生产研发一线,实地了解新能源材料研发进展、技术转化难点,重点征询企业对研究生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的核心需求。
吴琼对国轩高科的支持表示感谢,介绍了学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成效。她指出,微学科建设要紧紧把握三大核心方向,要以产业需求为根本,打破学科壁垒,培育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要以交叉融合为关键,整合校院资源,开辟跨学科人才培养新路径。要以平台赋能为支撑,依托安徽高等研究院等载体,将研究生联合培养、科研攻关与微学科建设深度绑定。她强调,“智能新能源材料”微学科需强化实践教学,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助力硕士研究生成长为应用型人才。

我校化学专业2007届杰出校友、国轩高科执行总裁王启岁表示,智能新能源材料是行业发展核心驱动力,期待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在微学科建设、人才共育、技术攻关等方面探索全面合作新路径。国轩高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企业人才招聘培养体系、材料研发布局及全球产业规划,强调人才培养需与企业技术攻坚需求深度融合。
化学化工学院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智能新能源材料”微学科建设框架与培养方案。双方围绕微学科方向、课程设置贴合生产实际,“校企双导师”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国际视野等问题开展深入研讨。该培养方案已在中石化安庆分公司、奇瑞控股循环单元研究院等企业开展针对性调研,确保既契合企业需求,又凸显学科交叉优势。
此次研讨会为“智能新能源材料”微学科建设明确了方向,为校企深化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奠定基础,标志着我校以产学研协同为特色的首批微学科建设正式启动。下一步,学校将以微学科建设为突破口,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与学科交叉,提升研究生培养与产业发展的适配度,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撰稿、摄影:汪玲等 编辑:范龙超 审核:鲍青燕 华秀梅 赵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