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和5月22日,备受瞩目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我校广大师生及时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样形式,及时收听收看“两会”实况,热切关注“两会”动态,并结合自身学习、生活、工作实际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两会”是在我国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在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我校广大师生对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反响热烈,认为报告既全面客观回顾总结了过去一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也擘画了2020年国家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大家纷纷表示,政府工作报告高屋建瓴、催人奋进,鼓舞着广大师生将“两会”精神融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融入到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中去。
省政协委员、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杨国才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历来是全国“两会”的“重头戏”,其中有关年度GDP增长目标的设定,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但今年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罕见未提出GDP增速的具体目标。主要原因在于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但不设GDP增速目标并不意味着放弃经济增长,现阶段无论是保就业民生、实现脱贫目标,还是防范化解风险,都要有经济增长支撑。所以,努力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有力稳住经济基本盘,依然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省人大代表,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于道平表示,作为从事长江生态保护工作者,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脱贫攻坚工作很关注,特别是随着生态保护推进与深入,长江和大湖泊渔民退出捕捞,面临生计困难。去年起,我们工程中心积极帮助渔民做水蛭养殖,我们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行动,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社会活动。
人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18级研究生王政超说,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随着初夏的脚步来临,来自五湖四海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怀着“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的理念聚集在北京,共商国是。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始终不离“人民”二字,爱民情怀溢于言表。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爱人民、敬人民、凡事想着人民,忧人民之所忧、想人民之所想,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奋斗终生。
化学化工学院学科教学(化学)专业2019级研究生汪翘楚表示,经历“疫情风雨”洗礼后的中国,在这个非常时期拉开了“两会”的帷幕。教育公平仍是关注焦点,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县城学校建设,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其中最让我深有感触的是,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提出的建议:“把抗疫精神教育纳入中小学专题教育课程,在广大中小学生中系统开展抗疫精神教育。”加强健康科普教育,这不仅能让公共卫生教育真正落实到基层,而且还能使公民获取真实、及时、可靠的疾病防治和健康保健知识和技能。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要志存高远,树立远大目标,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2016级本科生陈翌阳说,5月21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正式开幕。这次政协会议与以往不同的是,开幕时默哀一分钟。这是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牺牲的工作者和去世群众的默哀,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大二时,我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卫生战士,因此我更能明白生命的脆弱以及生命的来之不易。政协会议开幕时的默哀,彰显了我国人民的强大凝聚力。这一分钟,既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好的阐释。
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2019级本科生郝赞美表示, “两会”“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疫情当前我们最关心的就是新冠肺炎疫情。“两会”中总结前一段抗疫的成功经验和不足,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两会”还指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下一步将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中谋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两会”指出,既要“六稳”又要“六保”,稳住经济,保障民生,这无疑是给所有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两会”的召开让人们对国家疫情防控形势更加安心,对于我们恢复经济发展更加有信心,让人们对接下来的2020充满了新的期待。也再一次让人们深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团结一致下,我们一定可以战胜困难,不断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9级本科生黄雨格说,非同寻常的“两会”,非同寻常的使命。这是一次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两会,展现出新时代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中国新风貌。此次报告也增强了我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振奋精神。2020年即将过半,思想统一,目标一致,行动才更有力量,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要时刻跟随着时代的脚步,做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传承者,立足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学习,把学习两会精神的成效转化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范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