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之际,学校围绕“着力内涵建设,强化办学特色,推进科学发展”的主题,4月8日下午召开了全校科技创新工作动员大会,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打造皖江城市创新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朱士群,副院长王海燕出席会议并讲话。人事处、教务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处负责人,理工科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党政负责人及副高职称以上人员,文科院系分管科研负责人,重点实验室、基地、研究所负责人,科研秘书,科技处全体人员等10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科技处副处长吴琼主持。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朱士群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科技创新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要允许探索,允许尝试,允许出错,但不能不行动,不能去冷漠,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把科技创新工作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当做学校的大事来抓。经过一段时间建设,科技创新工作要有所起色,最终统一到省委、省厅的战略部署上来。他对我校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科学认识形势和任务,广泛动员,认真做好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社会服务的计划和规划工作。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社会服务三大工作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绕不过去的一道槛,要做到在省内有地位、有影响、有前途,就必须把这三大工作提到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来思考和工作,走弯道超越,才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二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着力培育产学研的特色,探索适合学校自己的独特的发展道路。我们一定要从特色的角度实现突破,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办法,立足皖西南,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特色。三要采取各种措施,创新管理机制,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产学研结合、社会服务的政策环境。各相关管理部门要让科技工作人员以服务企业、社会为荣,让他们在科技创新中找到前途和乐趣,要在职称评审、项目立项、学术评价、人才使用、干部任用等机制上向这些人员倾斜,把科技创新工作纳入班子的考核体系中,解决那些体制不畅,机制不活的问题。四要很好总结、宣传自己的科技创新工作,加强沟通,在接触中寻找机会。各单位要把自己每年的科技创新工作进行总结,向媒体发布,让社会了解我们,实现产学研工作的良性循环。

副院长王海燕在讲话中简要回顾了我校近五年的科技创新工作。她指出,五年来,我校利用校企协作、重点实验室、基地、研究所等平台,在产学研合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尤其是生命科学系、资源环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等四个新兴的院系,在产学研工作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她就今后的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一要转变观念,走出校门,走进企业;二要抓住机遇,借助平台,发挥学科优势;三要努力实现学校与企业、社会与经济、科研与教学、教师与学生的四个双赢;四要务实推进,抓项目的成功率。最后,王海燕副院长要求每个单位、研究所、实验室每年完成一项产学研项目,真正把科技创新工作做好,做出成效。

会上,科技处查昌国处长传达了全省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会议精神,生命科学系、资源环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分别就自己的产学研工作做了交流发言。(汪德进)